指麾安率土,荡涤抚洪炉
指麾安率土,荡涤抚洪炉释义
【荡涤】;清除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后二年,世祖受命,盪涤烦苛,復五銖钱,与天下更始。”《旧唐书·虞世南李百药等传赞》:“文皇盪涤,刷清苍昊。”清顾炎武《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》诗:“扫除开八表,盪涤翦羣兇。”2.澡器。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十四引汉服虔《通俗文》:“澡器谓之盪涤也。”冲洗;清除。《古诗十九首·东城高且长》:“荡涤放情志,何为自结束。”汉荀悦《汉纪·宣帝纪一》:“荡涤烦文,除民疾苦。”宋曾巩《延庆寺》诗:“好风吹雨来,暑气一荡涤。”《剪灯新话·申阳洞记》:“不意君能为我扫除讎怨,荡涤凶邪,敢不致谢
【抚】《篇海》俗撫字。(撫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芳武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斐父切,音捬。《說文》安也。《增韻》慰勉也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西方有九國焉,君王其終撫諸。《註》撫猶有也。《疏》撫爲存撫,故爲有也。《左傳·文十二年》鎭撫其社稷。又《說文》一曰循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撫于五辰。又《廣韻》持也。又按也。《禮·曲禮》君撫僕之手。《又》客跪撫席而辭。《疏》以手按止之也。《又》國君撫式。《註》撫,猶據也。又拍也。《儀禮·鄕射禮》左右撫矢而乗之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拊撫,疾也。《郭璞註》謂急疾也。又州名。漢豫章郡,隋置撫州。又《集韻
【洪炉】亦作“洪鑪”。亦作“洪罏”。1.大火炉。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今将军总皇威,握兵要,龙驤虎步,高下在心,此犹鼓洪炉燎毛髮耳。”唐刘禹锡《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》:“暂輟洪鑪观剑戟,还将大笔注《春秋》。”金元好问《论诗》诗之二六:“金入洪鑪不厌频,精真那计受纤尘。”曹禺等《脸剑篇》第三幕:“日轮当午,火旗焰焰,地上的生物仿佛放在洪炉中炙烤。”2.比喻陶冶和锻炼人的环境。唐薛逢《送西川杜司空赴镇》诗:“莫遣洪罏旷真宰,九流人物待陶甄。”罏,一本作“鑪”。明陈继儒《读书镜》卷七:“君子以善服人,不如以善
【指麾】见“指挥”。
【安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寒切,案平聲。《說文》靜也,从女,在宀下。《廣韻》徐也,止也。《書·堯典》欽明文思安安。《註》安安,自然性之也。《益稷》安汝止。《註》謂止於至善也。又寧也,定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在知人,在安民。《齊語》其心安焉,不見異物而遷焉。又危之對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置之安處則安,置之危處則危。又佚樂也。《禮·表記》君子莊敬日强,安肆日偸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》懷與安實敗名。又《諡法》和好不爭曰安。又何也。《禮·檀弓》吾將安仰。《楚辭·天問》九天之際,安放安屬。又與焉同。《正字通》安之於
【率土】1.“率土之滨”之省。谓境域之内。《诗·小雅·北山》:“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毛诗中》:“《尔雅》曰:‘率,自也。自土之滨者,举外以包内,犹言四海之内。’”汉班固《明堂诗》:“普天率土,各以其职。”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百僚师师,朝无秕政,网疏泽洽,率土归心。”《新唐书·孙伏伽传》:“以率土之富,何索不致,岂少此物哉。”清方文《石臼湖访邢孟贞》诗:“率土皆怨痛,况乃忠孝臣。”2.犹王土。指京畿地区。唐张署《赠韩退之》诗:“涣汗几时流率土,扁舟西下共归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