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今江上鱼,顶有遗墨处
至今江上鱼,顶有遗墨处释义
【至今】。《楚辞·九章·抽思》:“初吾所陈之耿著兮,岂至今其庸亡。”唐高适《燕歌行》:“君不见沙场征战苦,至今犹忆李将军。”刘半农《三十初度》诗:“三十岁,来的快!三岁唱的歌,至今我还爱。”
【江上】江岸上。《吕氏春秋·异宝》:“﹝伍员﹞因如吴。过於荆,至江上,欲涉。”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吴人怜之,为立祠於江上,因命曰胥山。”南朝宋鲍照《发后渚》诗:“江上气早寒,仲秋始霜雪。”唐岑参《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》诗:“津头习氏宅,江上夫人城。”沉尹默《燕归梁》词:“江上花开趁蝶寻,拚买醉千金。”2.江面上。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,几不得脱。追者在后。至江,江上有一渔父乘船,知伍胥之急,乃渡伍胥。”唐崔颢《黄鹤楼》诗:“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”宋苏轼《江神子·江景》:“忽闻江上
【鱼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語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牛居切,御平聲。《說文》本作,水蟲也。象形,與燕尾相似。《註》徐鍇曰:下火象尾而已,非水火之火。《韻會》隷省作魚。《易·中孚》豚魚吉。《註》魚者,蟲之隱者也。《儀禮·有司徹》魚。《註》魚無足翼。《史記·周本紀》白魚躍入王舟中。《註》馬融曰:魚者介鱗之物,兵象也。又蠹魚,亦名衣魚,本草生,久藏衣帛及書紙中。又《詩·小雅》象弭魚服。《傳》魚服,魚皮。《陸璣疏》魚服,魚獸之皮也。似猪,東海有之。一名魚貍,其皮背上斑文,腹下純靑,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。又《唐書·車服志》
【顶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都挺切,音鼎。《說文》顚也。《廣韻》頂,頭上。《揚子·方言》顚頂,上也。《易·大過》過涉滅頂。 籀作。或作顁。
【有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云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云九切,音友。《說文》不宜有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日月有食之。从月又聲。《九經字樣》有,从月。从冃,譌。又《玉篇》不無也。《易·大有疏》能大所有。又《繫辭》富有之謂大業。又《詩·商頌》奄有九有。《傳》九有,九州也。又《左傳·桓三年》有年。《註》五穀皆熟書有年。又《玉篇》果也,得也,取也,質也,寀也。又姓。《論語》有子。《註》孔子弟子有若。又《集韻》尤救切。與又通。《書·堯典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《詩·邶風》不日有曀。《註》有,又也。又《韻補》叶羽軌切。《前漢·敘
【遗墨】者留下来的亲笔书札、文稿、字画等。宋苏舜钦《哭曼卿》诗:“归来悲痛不能食,壁上遗墨如栖鸦。”金元好问《换得云台帖喜而赋诗》:“今日云台见遗墨,黄金牢锁玉麒麟。”清叶廷琯《吹网录·明潞王画兰石刻》:“虎邱塔下画兰石碣衔壁间,高三尺余,阔不及尺,花叶纷披,摹镌工妙,为明季潞王遗墨。”典
【处】《唐韻》昌與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敞呂切,音杵。《玉篇》居也。《詩·王風》莫或遑處。又止也。《詩·召南》其後也處。 《廣韻》留也,息也,定也。又居室也。《詩·大雅》于時處處。又歸也。《左傳·襄四年》民有寢廟,獸有茂草,各有攸處。又分別也。《晉書·杜預傳》處分旣定,乃啓請伐吳之期。又制也。《晉書·食貨志》人閒巧僞滋多,雖處以嚴,而不能禁也。又姓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《處子》九篇。《師古註》《史記》云:趙有處子。《廣韻》《風俗通》云:漢有北海太守處興。又州名。《一統志》晉屬永嘉郡,隋置處州。又《廣韻》讀去聲,昌據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