祗看后浪催前浪,当悟新人换旧人

祗看后浪催前浪,当悟新人换旧人

诗句读音
祗看后浪催前浪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zhīkàn|kānhòu làng cuī qián làng
当悟新人换旧人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dāng|dàngwùxīn rénhuànjiù rén

祗看后浪催前浪,当悟新人换旧人释义

【祗】〔古文〕祬《廣韻》旨夷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烝夷切《正韻》旨而切,音脂。《爾雅·釋詁》敬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祗承于帝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以樂德敎國子,中和祗庸孝友。 《正譌》从示,氐聲。見神示則敬。會意。《正字通》與祇通。郝敬曰:祗从氏下一,韻書別出,其實同。

【后浪催前浪】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,不断前进。宋文珦《过苕溪》诗:“祇看后浪催前浪,当悟新人换旧人。”明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一折:“儘教他后浪催前浪,楚臣放心,休想我新人换旧人。”亦作“后浪推前浪”。元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三折:“长江,今经几战场,却正是后浪推前浪。”清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论文上·七》:“昔钱文敏尚书尝慨然诵长江后浪推前浪之语,信然。”谢觉哉《偶成》诗:“喜看后浪推前浪,已识今年胜去年。”汉

【当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都郞切,黨平聲。《說文》田相値也。从田,尚聲。又《玉篇》任也。《論語》當仁不讓於師。《晉語》夫幸,非福非德不當雍。《註》當,猶任也。又《廣韻》敵也。《禮·王制》次國之上卿,位當大國之中,中當其下,下當其上大夫。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傳》學兵法,言兵事,以天下莫能當。又直也。《禮·內則》妻不在,妾御莫敢當夕。又遇也。《左傳·昭七年》聖人有明德者,若不當世,其後必有達人。《禮·曲禮》當食不歎。又適可也。《易·履卦》夬履貞厲,位正當也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逢滑當公而進。《註》當公

【悟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五故切,音誤。《說文》覺也。从心吾聲。《困知記》無所覺之謂迷,有所覺之謂悟。又啓發人曰悟。《崔駟達旨》唐睢華顚以悟秦。又通作寤。《史記·項羽傳贊》尙不覺悟。

【新人】1.新娶的妻子,对先前的妻子而言。《玉台新咏·<古诗>之一》:“新人虽言好,未若故人姝。”唐杜甫《佳人》诗:“但见新人笑,那闻旧人哭。”2.指新得的姬妾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“夫人知我爱新人也,其悦爱之甚於寡人。”清沉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有同伴携妾回者,曰徐秀峰,余之表妹婿也,艷称新人之美。”3.新嫁的丈夫,对先前的丈夫而言。汉蔡琰《悲愤诗》:“託命於新人,竭心自勗厉。”4.新娘。元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三折:“请新人出厅行礼。”《醒世恒言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大船二隻,一隻坐新人,一隻媒人共新郎

【换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玩切,音逭。讀若完去聲。《說文》易也。《晉書·阮孚傳》嘗以金貂換酒。又《前漢·敘傳》項氏畔換。《註》孟康曰:畔,反也。換,易也。師古曰:畔換,强恣貌。猶言跋扈也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雲散叛換。《註》叛換,猶恣睢也。《集韻》作愌。又于眷切,音院。《蘇轍·送孫提詩》依依東軒竹,凜凜故人面。詔書遂公私,使節許新換。从手从側人从穴从廾。俗作换,非。漢典考證:〔《左思·魏都賦》雲散叛換。《註》換,猶恣睢也。〕 謹照原文註下增叛字。 考證:〔《左思·魏都賦》雲散叛換。《註》換,猶恣睢也。

【旧人】1.谓年高德劭的旧臣。《书·盘庚上》:“古我先王,亦惟图任旧人共政。”孔传:“先王谋任久老成人共治其政。”明张居正《请乞优礼耆硕以光圣治疏》:“如蒙皇上俯念阶为先朝元辅,当代旧人,特勅该部查照嘉靖年间事例,差行人一员賫勅前去存问,仍量加赏賚,用示优崇。”2.久于其位的人;原有的人员。唐张九龄《敕四镇节度使王斛斯书》:“卿彼诸将,皆是旧人,既諳山川,又能料敌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予去国二十七年復来,自周丞相子充一人外,皆无復旧人,虽吏胥亦无矣。”3.旧交;故人。汉王充《论衡·问孔》:“孔子重賻旧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