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阃今元帅,男邦旧大夫

制阃今元帅,男邦旧大夫

诗句读音
制阃今元帅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zhìkǔnjīnyuán shuài
男邦旧大夫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nánbāngjiùdài fū

制阃今元帅,男邦旧大夫释义

【制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征例切,音製。《說文》裁也。又《增韻》正也,御也,檢也,造也。又《廣韻》禁制也。又《前漢·高帝紀》太后臨朝稱制。《註》師古曰:天子之言曰制書,謂爲制度之命也。又成法曰制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今京不度,非制也。又《禮·曲禮》士死制。《註》制謂君命,士受命致死也。又《禮·禮器》大廟之內敬矣,君親制祭。《註》朝踐進血之時,君自斷制牲肝,洗于鬱鬯,祭神于室也。又邑名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制,巖邑也。又叶音哲。《崔駰·達旨》隂陽始分,天地初制。皇綱云敘,帝紀乃設。又《韻會》浙或作制。

【阃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苦本切,音悃。《廣韻》門限也。《集韻》門橛也。《史記·馮唐傳》閫以內者,寡人制之。《註》此郭門之閫也,門中橛曰閫。《儀禮·士冠禮·布席於門中闑西閾外註》閾,閫也。《易·師卦註》閫外之事,將軍所裁,臨事制宜,不必皆依君命。又天閫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天閫決兮地垠開。《註》天閫,天門之閫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苦悶切,音困。義同。 《集韻》本作梱。

【今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吟切,音金。《說文》是時也。《廣韻》對古之稱。《詩·召南》迨其今兮。《毛傳》今,急辭也。《朱傳》今,今日也。不待吉也。又《圓覺經》無起無滅,無去來今。《註》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。又《韻補》叶居靑切,音京。《詩·周頌》有椒其馨,胡考之寧。匪且有且,匪今斯今。又叶居良切,音姜。《易林》庭爎夜明,追古傷今。陽弱不制,隂雄坐房。 从亼會意。,古文及字。巳往爲古,逮及爲今。

【元帅】,统率全军的首领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:“﹝晋﹞作三军,谋元帅。”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文公问元帅於赵衰,对曰:‘郤縠可。’”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:“大人今为元帅,杖国威以讨之,上显忠义,下除凶害。”2.官称。从隋唐时开始。唐徐坚《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》诗:“至德抚遐荒,神兵赴朔方,帝思元帅重,爰择股肱良。”宋赵与时《宾退录》卷二:“元帅之名肇见於左氏,‘晋谋元帅’是也。然是时所谓元帅者,中军之将尔,未以官名也。至隋始有行军元帅,唐初有左右元帅……自此寖多。”3.军衔的一级。高于将官的军官。

【男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那含切,音南。《說文》丈夫也。从田从力,言用力於田也。《白虎通》男,任也。任,功業也。《易·繫辭》乾道成男。又爵名。《禮·王制》公侯伯子男,凡五等。又姓。《史記·夏本紀》其後有男氏。又《韻補》叶尼心切,音寧。《詩·大雅》太娰嗣徽音,則百斯男。

【邦】〔古文〕邫《唐韻》博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悲江切,音梆。《說文》國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大宰掌邦之六典,以佐王治邦國。《註》大曰邦,小曰國。又《釋名》邦,封也。封有功于是也。《書·蔡仲之命》乃命諸王邦之蔡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明有邦嚴。又叶卜工切,音崩。《詩·小雅》以畜萬邦,叶上訩。《又》保其家邦。叶上同。又《大雅》御于家邦。叶上恫,凡《詩》《易》邦字同此音。

【旧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巨救切《正韻》巨又切,音柩。《說文》鴟舊,舊留也。《徐曰》卽怪鴟也。又《廣韻》故也。《增韻》對新之稱。《詩·豳風》其新孔嘉,其舊如之何。《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》輿人誦,原田每每,舍其舊,而新是謀。《公羊傳·莊二十九年》新延廄者何。修舊也。又久也。《詩·大雅》於乎小子,告爾舊止。《箋》舊,久也。又《韻會》昔也,老宿也。又姓。漢上黨太守舊彊。又與柩同。《金史·蔡珪傳》燕靈王舊。舊,古柩字通用。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巨九切,音臼。義同。又《集韻》許尤切,音休。與鵂同。又《韻補》叶巨己切,音技。《

【大夫】古职官名。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、大夫、士三等;各等中又分上、中、下三级。后因以大夫为任官职者之称。秦汉以后,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,备顾问者有谏大夫、中大夫、光禄大夫等。唐宋尚存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,明清全废。2.爵位名。如秦汉分爵位为公士、上造等二十级,其中大夫居第五级,官大夫为第六级,公大夫为第七级,五大夫为第九级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。隋、唐、明、清的光禄大夫、荣禄大夫原为文职散官的称谓,专为封赠时用。1.宋医官别设官阶,有大夫、郎、医效、祗候等。见宋洪迈《容斋三笔·医职冗滥》。后称医生为大夫。冰心《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