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名为锢党,状迹谁告诉

指名为锢党,状迹谁告诉

诗句读音
指名为锢党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
韵脚:上三十七蕩
拼音: zhǐ míngwéi|wèigùdǎng
状迹谁告诉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
拼音: zhuàngjì2gào sù

指名为锢党,状迹谁告诉释义

【指名】1.犹知名;著名。谓其人之名受人注意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不如有所属,事成犹得封侯,事败易以亡,非世所指名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田畴传》:“今道路阻絶,寇虏纵横,称官奉使,为众所指名。愿以私行,期於得达而已。”2.犹知名;著名。谓诗文、技艺等受人注意。清阮葵生《茶馀客话》卷六:“沉归愚《金陵怀古》,为集中指名之作,其第一首与曹能始作雷同,而音节气味,远逊曹作。”3.指出姓名。《宋书·武帝纪下》:“自今有厝意者,皆当指名其人。”巴金《灭亡》第十六章:“听说他要指名捉拿我。”4.指出罪名。宋周煇《清波别志》

【锢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慕切,音顧。《說文》鑄塞也。《徐曰》鑄銅鐵。以塞也。《前漢·劉向傳》雖錮南山猶有。《註》錮,謂塞也。又《揚子方言註》錮,謂堅固也。又《廣韻》禁錮,重繫也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子反請以重幣錮之。《註》禁錮勿令仕。《後漢·黨錮傳註》謂塞其仕進之路也。又《前漢·賈誼傳》失今不治,必爲錮疾。《註》堅久之疾。 俗作痼。通用固。

【党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底朗切,音黨。《韻府羣玉》夏后氏之後。秦有將軍党耐虎。唐有党芬,党進。(黨)《唐韻》多朗切《集韻》底朗切《正韻》多曩切,音讜。《說文》不鮮也。又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五家爲比,五比爲閭,四爲族,五族爲黨。《釋名》五百家爲黨。黨,長也。一聚之所尊長也。又朋也,輩也。《荀子·强國篇》不比周,不朋黨。又助也。相助匿非曰黨。《論語》君子不黨。又偏也。《書·洪範》無偏無黨,王道蕩蕩。又比也。《荀子·非相篇》順禮義,黨學者。《註》黨,親比也。又頻也。《荀子·天論篇》怪星之黨見。又知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黨

【状】《唐韻》鉏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助亮切,音。《說文》犬形也。从犬,爿聲。又《玉篇》形也。《易·繫辭》知鬼神之情狀。又《韻會》形容之也,陳也。《莊子·德充符》自狀其過,以不當亡者衆。不狀其過,以不當存者寡。又《史記·夏本紀》巡狩行視,鯀之治水無狀。《註》索隱曰:言無功狀。《戰國策》春申君問狀。又《增韻》扎也。《正韻》牒也。

【迹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資昔切,音積。《說文》步處也。《廣韻》足跡也。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遷大國之迹于鄭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擬足而投迹。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足蹍地而爲迹。又凡功業可見者曰迹。《書·武成》太王肇基王迹。《前漢·王褒傳》索人求士者,必樹霸迹。又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《六經》先王之迹也。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迹。《書·蔡仲之命》爾乃邁迹自身。《註》仲無所因,故曰邁迹。《前漢·平當傳》深迹其道,而務修其本。《註》謂求其踪迹。又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。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循迹者,非能生迹

【谁】《五音集韻》是爲切《玉篇》是推切,音垂。《說文》何也。《玉篇》不知其名也。《易·同人》出門同人。又誰咎也。《詩·召南》誰其尸之,有齊季女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其誰曰不然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吾不知誰之子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子生,五月而能言,不至乎孩而始誰。《註》未至孩童,便知人之姓名爲誰。又《爾雅·釋訓》誰昔昔也。《詩·國風》誰昔然矣。《傳》猶言疇昔也。郭璞曰:誰,發語辭。又《正韻》誰何,詰問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利兵而誰何。《師古註》問之爲誰也。又《前漢·五行志》大誰卒。《師古註》主問非常之人,云姓名是誰也。大誰,

【告诉】亦作“告愬”。1.向上申诉。《管子·任法》:“贱人以服约卑敬悲色,告愬其主,主因离法而听之。”《吕氏春秋·振乱》:“世主恣行,与民相离,黔首无所告愬。”《汉书·成帝纪》:“刑罚不中,众冤失职,趋闕告诉者不絶。”晋李密《陈情事表》:“臣欲奉詔奔驰,则刘病日篤;欲苟顺私情,则告诉不许。”唐元稹《与史馆韩侍郎书》:“逢每寃其父之名不在於史,将欲抱所寃诣京师,告诉於司史氏。”清沉德潜《说诗晬语》卷上:“无可归咎,无可告诉,不得不悵望於天。”2.告知;对人说明。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王有德义,故来告诉。”宋杨万里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