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情如饮水,冷暖自深知

至情如饮水,冷暖自深知

诗句读音
冷暖自深知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
韵脚:上平五支
拼音: lěngnuǎnzìshēnzhī|zhì
至情如饮水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
拼音: zhì qíngrúyǐn shuǐ

至情如饮水,冷暖自深知释义

【冷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魯朾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魯杏切,令上聲。《說文》寒也。从仌,令聲。《六書正譌》別作泠,非。泠乃水名。《南史·齊樂預傳》人笑褚公,至今齒冷。《增韻》淸甚也。又姓。《廣韻》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,字安義。又《唐韻》力鼎切《集韻》朗鼎切,靈上聲。冷,寒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郞丁切,音靈。冷凙。吳人謂冰曰冷凙。令道當作冷道。

【暖】《廣韻》同。《禮·月令》行春令則暖風來至。《楚辭·天問》何所冬暖。又《集韻》許元切,音暄。柔貌。《莊子·徐無鬼》有暖姝者。《音義》吁爰反。柔貌。又《集韻》火遠切,音咺。義同。

【自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疾二切,音字。《玉篇》由也。《集韻》從也。《易·需卦》自我致寇,敬愼不敗也。《疏》自,由也。《書·湯誥》王歸自克夏,至于亳。《詩·召南》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《傳》自,從也。又《玉篇》率也。又《廣韻》用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天秩有禮,自我五禮,有庸哉。《傳》自,用也。《詩·周頌》自彼成康,奄有四方,斤斤其明。《傳》自彼成康,用彼成安之道也。《古義》自彼者,近數昔日之辭。又自然,無勉强也。《世說新語》絲不如竹,竹不如肉,漸近自然。又《集韻》己也。《正韻》躬親也。《易·乾卦》

【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針切,音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桂陽南平,西入營道。又邃也。《增韻》深者,淺之對。《詩·邶風》深則厲,淺則揭。又深微也。《易·繫辭》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。又藏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梓人必深其爪。又衣名。《禮·深衣疏》衣裳相連,被體深邃,故謂之深。又州名。《韻會》後漢博陸郡,隋置深州。《廣輿記》今屬眞定府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禁切,音諗。度淺深曰深。《周禮·地官》以土圭測土深。

【知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陟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珍離切《正韻》珍而切,智平聲。《說文》詞也。从口从矢。《徐曰》知理之速,如矢之疾也。又《玉篇》識也,覺也。《增韻》喩也。《易·繫辭》百姓日用而不知。《書·臯陶謨》知人則哲,能官人。又漢有見知法。《史記·酷吏傳》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,作見知法。《註》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。又相交曰知。《左傳·昭四年》公孫明知叔孫于齊。《註》相親知也。又《昭二十八年》魏子曰:昔叔向適鄭,鬷蔑一言而善,執手遂如故知。《楚辭·九歌》樂莫樂兮新相知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匹也。《詩·檜風》樂子之無知。《

【至情】真实的思想感情;真情。《六韬·文师》:“言语应对者,情之饰也。言至情者,事之极也。今臣言至情不讳君,其恶之乎?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术传》:“吾备旧知,故陈至情,虽逆于耳,骨肉之惠也。”明吴承恩《重刻<金陀粹编>序》:“虽出於私门赴愬迫切之至情,而人莫不以为大信大公者,盖天理也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十八:“小朋友,从至情中流出的眼泪,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。”汉

【饮水】1.喝水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啜菽饮水,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”孙希旦集解:“饮有浆醴之属,今但饮水而已,饮之贫也。”唐韩愈《复志赋》:“固余异於牛马兮,寧止乎饮水而求芻?”清沉初《西清笔记·纪名迹》:“其诗有‘人到心閒饮水甜’之句,余甚爱之。”亦指喝的和做饭用的水。2.谓清廉。语本《晋书·良吏传·邓攸》:“时吴郡闕守,人多欲之,帝以授攸。攸载米之郡,俸禄无所受,唯饮吴水而已。”唐杜甫《赠裴南部》诗:“尘满莱芜甑,堂横单父琴。人皆知饮水,公辈不偷金。”给牲口喝水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那店一连也有十几间门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