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身如治玉,所贵无瑕疵
治身如治玉,所贵无瑕疵释义
【所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疏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爽阻切,數上聲。《說文》伐木聲也。从斤,戶聲。又處所。《詩·鄭風》獻于公所。又《商頌》及爾斯所。又《漢制》車駕所在曰行在所。《蔡邕·獨斷》天子以四海爲家,故所在曰行在所。又《關西方言》致力于一事爲所。所謂絕利一源也。《書·無逸》君子所其無逸。又《召誥》王敬作所。又語辭。《論語》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。又誓辭。《論語》予所否者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所不與舅氏同心者。又指物之辭。《禮·檀弓》其高可隱也。《註》謂高四尺所。《前漢·疏廣傳》問金餘尙有幾所。《註》幾所,猶幾許也。《
【贵无】玄学的重要思想。谓以“无”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。本于《老子》:“天下万物生於有,有生於无。”代表人物为何晏、王弼。晋裴頠《崇有论》:“察夫偏质有弊,而覩简损之善,遂阐贵无之议,而建贱有之论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然滞有者全繫於形用,贵无者专守於寂寥,徒鋭偏解,莫诣正理。”唐李磎《广废庄论》:“夫虚无用之心也,必凭於有者也;有之得行也,必存於虚也。是以有无相资,而后功立,独贵无贱有,固已疎矣。”典
【瑕疵】玼”。1.玉的斑痕。亦比喻人的过失或事物的缺点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或有劫持宰相瑕疵,而获酬谢。”唐王建《求友》诗:“不求立名声,所贵去瑕玼。”宋司马光《稷下赋》:“荣誉,樵株为之蓊蔚;訾毁,珵美化为瑕疵。”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二折:“这玉簪纤长如竹笋,细白似葱枝,温润有清香,莹洁无瑕玼。”李大钊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七:“小小的瑕疵,不能掩了他那莫大的功绩。”2.谓指摘毛病。唐刘禹锡《口兵戒》:“玉櫝不启,焉能瑕疵?”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书画》:“熙(徐熙)之子乃效诸黄之格……工与诸黄不相
【治身】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:“回有君子之道四焉:强於行义,弱於受諫,怵於待禄,慎於治身。”宋苏轼《司马温公行状》:“治身莫先於孝,治国莫先於公。”明沉德符《野获编补遗·督抚·罗汝敬》:“尔不能治身以取罪,朕特屈法以伸恩宥。”参见“修身”。
【治】〔古文〕乿《唐韻》直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澄之切《正韻》陳知切,音持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,出東萊曲城陽丘山,南入海。又水,出泰山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泰山郡南武陽冠石山,治水所出,南至下邳入泗。又《集韻》湯來切,音胎。水名。水出鴈門郡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鴈門郡隂館累頭山,治水所出,東至泉州入海。又理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大宰以九職任萬民,七日嬪婦,化治絲枲。又盈之切,音怡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直利切《正韻》直意切,音穉。亦理也。《荀子·修身篇》少而理曰治。又習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治其大禮。又校也。《戰
【玉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魚欲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虞欲切,音獄。《說文》石之美者。玉有五德,潤澤以溫,仁之方也。理自外,可以知中,義之方也。其聲舒楊,專以遠聞,智之方也。不撓而折,勇之方也。銳廉而不技,絜之方也。《五音集韻》烈火燒之不熱者,眞玉也。《易·鼎卦》鼎玉鉉。《疏》正義曰:玉者,堅剛而有潤者也。又《說卦》乾爲玉爲金。《疏》爲玉爲金,取其剛之淸明也。《詩·大雅》金玉其相。《禮·聘義》君子比德於玉焉。溫潤而澤,仁也。縝密以栗,知也。廉而不劌,義也。垂之如隊,禮也。叩之其聲淸越以長,其終詘然,樂也。瑕不掩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