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老婆心,三乘分顿渐

只是老婆心,三乘分顿渐

诗句读音
只是老婆心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zhǐ shìlǎo pó xīn
三乘分顿渐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sān shèngfēn|fèndùn jiàn

只是老婆心,三乘分顿渐释义

【只是】仅仅是;不过是。唐韩愈《镜潭》诗:“鱼鰕不用避,只是照蛟龙。”宋苏轼《乞罢登莱榷盐状》:“﹝登州﹞计入海中三百里,地瘠民贫,商贾不至,所在盐货,只是居民喫用。”刘大白《黄叶》诗:“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,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,微微地--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。”沈从文《从文自传·我所生长的地方》:“有一部《苗防备览》记载了些官方文件,但那只是一部枯燥无味的官书。”2.就是。《西游记》第四六回:“我师父乃至诚君子……説不会,只是不会,君子家,岂有谬乎?”3.一直;一味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﹝杨素梅﹞好生不快,又

【老婆心】语。谓禅师反复叮咛,急切诲人之心。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》:“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,二十年后无老婆心。”参见“老婆禪”。典

【三乘】ānshèng):1.三乘车。每乘四马。殷商时为下大夫的仪制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贰车者,诸侯七乘,上大夫五乘,下大夫三乘。”郑玄注:“此盖殷制也。”三乘(sānchéng):2.佛教语。一般指小乘(声闻乘)、中乘(缘觉乘)和大乘(菩萨乘)。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。亦泛指佛法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初根人为小乘,行四諦法;中根人为中乘,受十二因缘;上根人为大乘,则俢六度。虽阶三乘,而要由修进万行,拯度亿流,弥歷长远,乃可登佛境矣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“妙演三乘教,精微万法全。”潘飞声《甘露寺》诗:“荒苔佛

【分】《唐韻》府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方文切,音餴。《說文》別也。从八刀,刀以分別物也。《易·繫辭》物以羣分。又《增韻》裂也,判也。又《廣韻》賦也,施也。《增韻》與也。又《玉篇》隔也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一黍之廣爲一分。分者,自三微而成著,可分別也。又半也。《公羊傳·莊二年》師喪分焉。《荀子·仲尼篇》以齊之分,奉之而不足。又徧也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熟食者分,而後敢食。又與紛通。《荀子·儒效篇》分分乎其有終始也。《淮南子·繆稱訓》禍之生也分分。《註》猶紛紛。又《周禮·天官》以待國之匪頒。《註》匪讀爲分。又《唐韻》扶問切

【顿渐】佛教语。顿悟、渐悟或顿教、渐教的并称。隋慧远《维摩义记》卷一:“顿渐虽殊,以其当时受大受处一,是故对斯二人所説为菩萨藏,圣教虽众不出此二。”《坛经·顿渐品》:“于时两宗盛化,人皆称南能北秀,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。”唐李邕《嵩岳寺碑》:“开顿渐者,欲依其根;设戒律者,将摄乎乱。”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周繇》:“悟门洞开,慧灯深照,顿渐之境,各天所赋。”参见“顿悟”、“顿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