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头有月娑罗冷,舌上悬河海水乾

指头有月娑罗冷,舌上悬河海水乾

诗句读音
舌上悬河海水乾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shéshàng|shǎngxuán héhǎi shuǐ
指头有月娑罗冷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
韵脚:下平十五青
拼音: zhǐ touyǒu|yòuyuèsuō luólěng

指头有月娑罗冷,舌上悬河海水乾释义

【舌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食列切,然入聲。《說文》舌在口,所以言也,別味者也。《徐曰》凡物入口,必干於舌。《六書精薀》舌以卷舒爲用,口以開闔爲用,各一其隂陽也。《釋名》舌,卷也,可以卷制食物,使不落也。《又》舌,泄也,舒泄所當言也。《易·說卦》兌爲口舌。《疏》口舌,爲言語之具也。《詩·大雅》莫捫朕舌,言不可逝矣。又射侯上下个曰舌。《儀禮·鄕射禮》倍中以爲躬,倍躬以爲左右舌。《註》居兩旁謂之个,左右出謂之舌。又言也。《揚子·太經》吐黃酋舌。《註》舌,言也。又姓。《姓纂》越大夫舌庸。又羊舌,複姓。《左傳

【上】〔古文〕丄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亮切,音尙。在上之上,對下之稱。崇也,尊也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本乎天者親上。又《廣韻》君也。太上極尊之稱。《蔡邕·獨斷》上者,尊位所在。但言上,不敢言尊號。又上日。《書·舜典》正月上日。《註》孔氏曰:上日,朔日也。葉氏曰:上旬之日。曾氏曰:如上戊,上辛,上丁之類。又姓。漢上雄,明上觀,上志。又上官,複姓。又《唐韻》時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是掌切,商上聲。登也,升也,自下而上也。《易·需卦》雲上于天。《禮·曲禮》拾級聚足,連步以上。又進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朔

【悬河】1.指瀑布。2.谓倾泻不止。唐牟融《邵公母》诗:“搔首惊闻楚些歌,拂衣归去泪悬河。”明李东阳《哭舍弟东山》诗之三:“我心方抱棘,汝泪復悬河。”3.比喻论辩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。南朝陈徐陵《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滴海未尽其书,悬河不穷其义。”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上·王勃》:“盈川文如悬河,酌之不竭。”清唐孙华《赠赵松一》诗:“辩如悬河注,目如巖电烂。”苏曼殊《碎簪记》:“莲佩至此,忽停其悬河之口。”4.指高出地面的河。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10期:“由于泥沙淤积,河床越抬越高,形成了高出地面五六米的地上‘

【指头】手指;指端。亦指脚趾。唐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一双臂腕,切我肝肠;十箇指头,刺人心髓。”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四:“十箇指头儿,自来不孤你,这一回看你把戏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二五回:“‘我只不服这个主儿!’﹝赵姨娘﹞一面説,一面伸了两个指头。”赵树理《三里湾·菊英的苦处》:“也不要那么想!十根指头不能一般齐!”

【有】〔古文〕《唐韻》云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云九切,音友。《說文》不宜有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日月有食之。从月又聲。《九經字樣》有,从月。从冃,譌。又《玉篇》不無也。《易·大有疏》能大所有。又《繫辭》富有之謂大業。又《詩·商頌》奄有九有。《傳》九有,九州也。又《左傳·桓三年》有年。《註》五穀皆熟書有年。又《玉篇》果也,得也,取也,質也,寀也。又姓。《論語》有子。《註》孔子弟子有若。又《集韻》尤救切。與又通。《書·堯典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《詩·邶風》不日有曀。《註》有,又也。又《韻補》叶羽軌切。《前漢·敘

【月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魚厥切,音軏。《說文》闕也。太隂之精。《釋名》月,缺也,滿則缺也。《易·繫辭》隂陽之義配日月。《禮·祭義》月生於西。《公羊傳·莊二十五年註》月者,土地之精。《史記·天官書註》月者,隂精之宗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水氣之精者爲月。又《書·堯典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《傳》一歲十二月,月三十日,三歲則置閏焉。又《洪範》二曰月。《傳》所以紀一月。《疏》從朔至晦,大月三十日,小月二十九日。《禮·禮運》月以爲量。《註》天之運行,每三十日爲一月。又姓。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,明洪武中有月輝、月文憲

【娑罗】梵语的译音。植物名。即柳安。原产于印度、东南亚等地。常绿大乔木,木质优良。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娑罗》:“盛弘之《荆州记》曰:‘巴陵县南有寺,僧房牀下,忽生一木,随生旬日,势凌轩栋。道人移房避之,木长便迟,但极晚秀。有外国沙门见之,名为娑罗也。’”繆启愉校释:“娑罗是龙脑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。其木材俗名柳安木,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。其树脂可作沥青的代用品。”亦附会为七叶树或月中桂树。宋欧阳修《定力院七叶木》诗:“伊洛多佳木,娑罗旧得名。常於佛家见,宜在月中生。”宋洪迈《容

【冷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魯朾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魯杏切,令上聲。《說文》寒也。从仌,令聲。《六書正譌》別作泠,非。泠乃水名。《南史·齊樂預傳》人笑褚公,至今齒冷。《增韻》淸甚也。又姓。《廣韻》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,字安義。又《唐韻》力鼎切《集韻》朗鼎切,靈上聲。冷,寒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郞丁切,音靈。冷凙。吳人謂冰曰冷凙。令道當作冷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