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尾连衔行雁鹜,同僚翻作刻木期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同僚翻作刻木期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上平七之 拼音: tóng liáofān zuòkè mùqī|jī |
纸尾连衔行雁鹜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: zhǐ wěiliánxiánháng|xíngyànwù |
纸尾连衔行雁鹜,同僚翻作刻木期释义
【同僚】亦作“同竂”。1.旧时称同朝或同官署做官的人。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我虽异事,及尔同寮。”毛传:“寮,官也。”《新唐书·陆扆传》:“扆工属辞,敏速若注射然,一时书命,同僚自以为不及。”宋苏轼《留别叔通元弼坦夫》诗:“田三昔同寮,向我每倾倒。”《醒世恒言·薛录事鱼服证仙》:“那薛少府不但廉谨仁慈,爱民如子,就是待那同僚,却也谦恭虚己。”鲁迅《呐喊·端午节》:“﹝方玄绰﹞直到听得同竂过分的奚落他们了,这才略有些小感慨。”2.泛指在机关任职的同事。茅盾《蚀·幻灭》十:“慧请的客大半是同僚,也有她在外国时的朋友。”
【刻木】质器物上雕刻。汉王充《论衡·自然》:“宋人或刻木为楮叶者,三年乃成。”2.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、符号记事。《新五代史·四夷附录一》:“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,作文字数千,以代刻木之约。”3.谓将木雕成人像。晋干宝《搜神记佚文》:“丁兰,河内野王人。年十五,丧母。乃刻木作母事之,供养如生。”4.狱吏的代称。宋范仲淹《和葛閎寺丞接花歌》:“中途得罪情多故,刻木在前何敢诉。”明沉德符《野获编·词林·王师竹宫庶》:“因思蒲坂、江陵二老,俱一时高才巨公,何至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人。”参见“刻木为吏”。
【期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之切,音其。《說文》會也。《易·歸妹》歸妹愆期。又《書·大禹謨》耄期倦于勤。《禮·曲禮》百年曰期頤。《註》期,猶要也。又《書·大禹謨》期于予治。《傳》期,當也,當于治體。又《前漢·路溫舒傳》刻木爲吏,期不對。《註》期,必也。又《莊子·庚桑楚》志乎期費。《註》期,卒也。費,耗也。又《莊子·寓言篇》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,是非先也。《註》期,待也。又《玉篇》時也,契約也。《廣韻》信也,限也。又《爾雅·釋宮》八達謂之崇期。《註》四道交出。又口吃。《史記·周昌傳》臣期期知其不可。又
【纸尾】结尾处。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。《宋书·蔡廓传》:“廓曰:‘我不能为徐干木署纸尾也。’”唐杜牧《送沉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》诗:“因书问故人,能忘批纸尾?”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辩证一》:“纸尾书‘正月十九日’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九回:“我接过来,在纸尾上签了名字。”
【连】《唐韻》力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陵延切《正韻》靈年切,音漣。《說文》員連也。《玉篇》合也,及也。《廣韻》續也,還也。《集韻》屬也。《正韻》接也。《詩·大雅》執訊連連。《朱傳》屬續貌。《禮·王制》十國爲連,連有帥。《齊語》四里爲連,十連爲鄕。《後漢·韓康傳》連徵不至。又姻親爲連。《史記·尉佗傳》及蒼梧秦王有連。《註》有連者,連姻也。又黏鳥曰連。《淮南子·覽訓》連鳥于百仞之上。又連尹、連敖,皆楚官名。《左傳·襄十五年》屈蕩爲連尹。《史記·淮隂侯傳連敖註》楚司馬官也。又連山,易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卜》掌三易之法,
【行】《唐韻》戸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何庚切,音蘅。《說文》人之步趨也。《類篇》从彳从亍。《韻會》从彳,左步。从亍,右步也。左右步俱舉,而後爲行者也。《爾雅·釋宮》堂上謂之行,堂下謂之步。《釋名》行,伉也,伉足而前也。又《廣韻》適也,往也,去也。又《增韻》路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孟冬,其祀行。《註》行,在廟門外之西,爲軷壤,高二寸,廣五寸,輪四尺,設主軷上。又道也。《晉語》下有直言,臣之行也。又五行。《書·洪範》我聞在昔,鯀陻洪水,汨其五行。《韻會》五行,運于天地閒,未嘗停息,故名。又行人,官名。《廣韻》周有大
【雁】《唐韻》五宴切《集韻》魚切,音贗。《說文》鳥也。从隹从人厂聲。讀若鴈。《註》徐鉉曰:雁,知時鳥。大夫以爲摯,昏禮用之,故从人。《爾雅·釋鳥》鳧雁醜。《詩·邶風》雝雝鳴雁。餘詳鳥部鴈字註。
【鹜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莫卜切,音木。《說文》鶩,舒鳧也。郭璞曰:鴨也。方氏曰:以爲人所畜,不善飛,舒而不疾,故曰舒鳧。《禮·曲禮·疏》野鴨曰鳧,家鴨曰鶩。又毛氏云:可畜而不能高飛曰鴨,野生高飛曰鶩。又《左傳·襄二十八年》公膳日雙雞,饔人竊更之以鶩。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庶人執鶩。《鄭註》鶩取其不飛遷。又《後漢·馬援傳》刻鵠不成尙類鶩。又《楚辭·九歌》鼂騁鶩兮江臯。《註》鶩,亂馳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亡遇切,音務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