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勇功名付元凯,王三锡命到康侯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王三锡命到康侯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wáng|wàngsān xīmìngdàokāng hòu |
智勇功名付元凯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: zhì yǒnggōng míngfùyuán kǎi |
智勇功名付元凯,王三锡命到康侯释义
【三锡】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三种器物。晋陆云《涉江》:“岂三锡之又晞,乃裔予於遐宾。”明张居正《寿司寇王西石》:“翁今寿登七袠,太夫人垂及百龄,而以八座之尊,承欢膝下,三锡之服,绚烂庭前。”明徐渭《代贺张相公启》:“赐物駢繁,直逾三锡。”详“九锡”。
【命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眉病切,鳴去聲。《説文》使也。《書·堯典》乃命羲和。又《玉篇》敎令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文命敷于四海。《傳》言其外布文德敎命。《說命》王言惟作命。《易·泰卦》自邑告命。《增韻》大曰命,小曰令。上出爲命,下稟爲令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命,告也。又《易·乾卦》各正性命。《疏》命者,人所稟受。《說卦》窮理盡性,以至于命。《註》命者,生之極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,所謂命也,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,以定命也。《疏》命雖受之天地,短長有本,順理則壽考,逆理則夭折,是以有動作禮義威
【到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都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刀號切,音倒。《爾雅·釋詁》到,至也。《疏》到者,自遠而至也。《詩·大雅》靡國不到。又姓。《韻會》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。
【康侯】即周武王弟姬封,初封于康,故称。《易·晋》:“康侯用锡马蕃庶,昼日三接。”高亨注:“康侯,周武王之弟,名封,故称康侯或康叔。”
【智勇】敢。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孔子曰:‘三王善任智勇者,圣则丘弗知。’”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临危而智勇奋,投命而高节亮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回:“袁本初智勇过人,手下名将极广。”清龚自珍《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》诗之五:“传闻智勇人,伤心自鞭影。”
【功名】1.功业和名声。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削迹损势,不为功名。”成玄英疏:“削除圣迹,损弃权势,岂存情於功绩,以留意於名誉!”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吾幽囚受辱,鲍叔不以我为无耻,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。”宋岳飞《满江红》词: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”续范亭《莫干山》诗:“寳剑不存池水沸,三十功名赋等闲。”2.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。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不以功名为念,五经三史何曾想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三》:“朴者株守课册,以求功名,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。”巴金《家》
【付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方遇切,音傳。畀也,授也。《孔叢子·記義篇》孔子曰:若苟付可付。則己不勞,而賢才不失矣。又《集韻》符遇切。同祔。祭名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,言甸人讀禱付練祥掌國事。《註》付當爲祔。又姓。 《說文》从寸持物對人。《徐鉉曰》寸,手也。亦作仅。漢典考證:〔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,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。〕 謹照原文詳改祥。 考證:〔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,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。〕 謹照原文詳改祥。
【元凯】亦作“元愷”。1.“八元八凯”的省称。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,称为八元;高阳氏有才子八人,称为八恺。此十六人之后裔,世济其美,不陨其名。舜举之于尧,皆以政教称美。见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:“济济伟彦,元凯之伦也。”南朝宋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重华立而元凯升,辛受生而飞廉进。”宋王安石《推命对》:“尧舜之世,元凯用而四凶殛,是天人之道合也。”清侯方域《朋党论下》:“昔者圣明之世,元愷必与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。”2.泛指贤臣、才士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是以同否则元凯与斗筲无殊,并任则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