祗缘乡味重,自觉宦情轻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自觉宦情轻 | 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zì juéhuàn qíngqīng |
祗缘乡味重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:上平三鍾 拼音: zhīyuánxiāngwèizhòng|chóng |
祗缘乡味重,自觉宦情轻释义
【自觉】1.自己感觉到;自己意识到。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:“吾有三失,晚不自觉。”《东观汉记·李通传》:“出门顾见车,方自觉,乃止。”唐杜甫《复愁》诗之十一:“每恨陶彭泽,无钱对菊花。如今九日至,自觉酒须赊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长治女子》:“自觉奔波殆极,就榻憩坐。”2.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。郭沫若《<新儿女英雄传>序》:“只要你有自觉,求进步,有自我牺牲的精神。”
【宦情】趣、意愿。《晋书·刘元海载记》:“吾本无宦情,惟足下明之。恐死洛阳,永与子别。”《宋书·王微传》:“父忧去官。服闋,除南平王鑠右军諮议参军。微素无宦情,称疾不就。”唐白居易《祭弟文》:“吾去年春授秘书监,赐紫。今年春除刑部侍郎。孤苦零丁,又加衰疾,殆无生意,岂有宦情?”宋陆游《宿武连县驿》诗:“宦情薄似秋蝉翼,乡思多於春茧丝。”清吴伟业《送纯祜兄浙中藩幕》诗:“亦有湖山兴,栖迟减宦情。”2.做官的心情。唐柳宗元《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》诗:“宦情羈思共悽悽,春半如秋意转迷。”
【轻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去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牽盈切《正韻》丘京切,音卿。《說文》輕車也。《廣韻》重之對也。又去聲。《廣韻》虛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牽正切《正韻》丘正切,音慶。《集韻》疾也。《左傳·桓十二年》絞小而輕,輕則寡謀。又《僖三十三年》秦師輕而無禮。
【祗】〔古文〕祬《廣韻》旨夷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烝夷切《正韻》旨而切,音脂。《爾雅·釋詁》敬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祗承于帝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以樂德敎國子,中和祗庸孝友。 《正譌》从示,氐聲。見神示則敬。會意。《正字通》與祇通。郝敬曰:祗从氏下一,韻書別出,其實同。
【味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無沸切,音未。《說文》滋味也。《玉篇》五味,金辛木酸水鹹火苦土甘。《禮·王制》五味異和。又《老子·道德經》味無味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有味者,有味味者。《後漢·郞顗傳》含味經籍。又五味,藥名。《抱朴子·僊藥篇》移門子服五味子十六年,色如玉女。《本草綱目》作菋。又《集韻》莫拜切,音。飮食之味。又莫珮切,音妹。器光澤也。又縣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益州郡味縣。《註》孟康曰:味音昧。又《釋文》亡曷反,音沫。《禮·檀弓》瓦不成味。《註》味當作沫。沫靧也。○按《集韻》《類篇》引《禮·檀弓》瓦
【重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柱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儲用切,音緟。《說文》厚也。《增韻》輕之對也。《易·繫辭》夫茅之爲物薄,而用可重也。《禮·王制》輕任幷,重任分。又《廣韻》更爲也。《博雅》重,再也。又難也。《戰國策》臣之所重處重留也。《註》重,猶難也。《前漢·淮南王傳》文帝重自切責之。《註》如淳曰:重,難也。又貴也。《戰國策》張儀之殘樗里疾也,重而使之。《註》重,猶貴也。又尊也。《禮·祭統》所以明周公之德,而又以重其國也。《註》重,猶尊也。又尚也。《禮·緇衣》臣儀行不重辭。《註》重,猶尚也。《疏》爲臣之法,不尚虛華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