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玉帛者万国兮,戮后至之防风

执玉帛者万国兮,戮后至之防风

诗句读音
执玉帛者万国兮平仄:平 仄 平 仄 仄 平 平
韵脚:上平十二齊
拼音: zhíyù bózhěwàn guóxī
戮后至之防风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lùhòuzhìzhīfáng fēng

执玉帛者万国兮,戮后至之防风释义

【执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之入切《正韻》質入切,音汁。守也,持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允執厥中。又處也。《禮·樂記》師乙曰:請誦其所聞,吾子自執焉。又塞也。《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》子玉使伯棼請戰曰:非敢必有功也,願以聞執讒慝之口。又父之友曰執友。《禮·曲禮》見父之執,不問不敢對。《後漢·馬援傳》援爲梁松父執,松貴拜援牀下,援不之答。又捕也。《禮·檀弓》肆諸市朝,而妻妾執。《孟子》執之而已。又姓。又執失代,三字姓。又與慹同。《前漢·朱博傳》豪强執服。《註》謂畏威懾服也。 本作,省作執。亦作瓡。漢典考證:〔《書·大禹謨》

【玉帛】帛。古代祭祀、会盟、朝聘等均用之。《周礼·春官·肆师》:“立大祭用玉帛牲牷。”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:“禹合诸侯於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。”2.征聘贤士。晋枣据《杂诗》:“开国建元士,玉帛聘贤良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审举》:“施玉帛於丘园,驰翘车於巖藪。”3.古代诸侯会盟执玉帛,故又用以表示和好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上天降灾,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,而以兴戎。”清薛福成《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》:“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,皆先兵戎而后玉帛。”老舍《茶馆》第一幕:“三五十口子打手,经调人东说西说,便都喝碗茶,吃

【者】《廣韻》章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止野切,音赭。《說文》別事詞也。从白聲。,古文旅字。《韻會》今作者。《玉篇》語助也。《增韻》又卽物之辭,如彼者,如此者。《易·乾卦》元者,善之長也。又《增韻》又此也。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。今俗多用這字,這乃魚戰切,迎也。又《韻補》叶掌與切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人迹所至,無不臣者。《註》索隱曰:者,協音渚。《楚辭·九歌》搴芳洲兮杜若,將以遺乎遠者。時不可以驟得,聊逍遙兮容與。《韻會》者,古文渚字,故从旅聲。後人以者添水作渚,以別者也之者,故者但爲語助。又叶阻可切。《繆襲·挽

【万国】各国。《易·乾》:“首出庶物,万国咸寧。”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“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,天子弗振,彼当安所告愬?又何以子万国乎?”唐杜甫《垂老别》诗:“万国尽征戍,烽火被冈峦。”明李梦阳《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》诗:“日月重悬万国朝,雷雨赦过羣方悦。”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以一人之詔旨立宪,宪其所宪,非大地万国所谓宪也。”郭沫若《水平线下·到宜兴去》:“国际资本家万矢一的地倾向着我们这个还在资本制度以前的中国,把我们中国已经作为了万国的商场,彼此在这儿互相争逐了。”

【兮】《唐韻》胡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弦雞切,音奚。《說文》語有所稽也。从丂八,象氣越丂也。《徐曰》爲有稽考,未便言之。言兮則語當駐,駐則氣越丂也。《增韻》歌辭也。又通作猗。《書·秦誓》斷斷猗,大學引作兮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我猶爲人猗。又與侯通。《史記·樂書》高祖過沛,詩三侯之章。《註》索隱曰:沛詩有三兮,故曰三侯,卽大風歌。《韻會》歐陽氏曰:俗作〈丷下丅〉。

【戮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韻會》力竹切《集韻》力六切,音陸。《說文》殺也。《廣韻》戮。又《晉語》殺其生者而戮其死者。《註》尸爲戮。又癡行也。又辱也。《左傳·文六年》夷之蒐,賈季戮臾駢,臾駢之人欲盡殺賈氏以報焉。臾駢曰:不可。《爾雅·釋詁》病也。《註》相戮辱,亦可恥病也。又或作僇。《荀子·非相篇》爲天下大僇。《史記·田單傳》僇及先人。又與勠通。《書·湯誥》與之戮力。 亦與通,野鵝也。《揚雄·蜀都賦》戮鶂初乳。又《集韻》憐蕭切《正韻》憐條切,音聊。又《正韻》力救切,音溜。義同。zdi&#

【至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脂利切《正韻》支義切,音摯。《說文》飛鳥从高下至地也。从一,一猶地也。象形。不上去而至下來也。《玉篇》來也。《詩·小雅》如川之方至,以莫不增。《禮·樂記》物至知知,然後好惡形焉。《註》至,來也。又《玉篇》達也,由此達彼也。《書·無逸》自朝至于日中昃。《詩·小雅》我征徂西,至于艽野。又極也。《易·坤卦》至哉坤元。《註》至謂至極也。又《繫辭》易其至矣乎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故曰:至人無己。《註》至極之人。又善也。《禮·坊記》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弓人覆之而角至。

【之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止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眞而切,音枝。《說文》出也,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。一者,地也。《玉篇》是也,適也,往也。《禮·檀弓》延陵季子曰:若氣,則無不之也。又於也。《禮·大學》之其所親愛而辟焉。《註》之,適也。《朱傳》猶於也。又語助辭。《書·金縢》禮亦宜之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秋冬亦如之。《正字通》凡之字,或句中,或語尾,或層出。如毛詩我之懷矣,共武之服,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,六句九之字,常華章左之左之,六句八之字,可以例推。又此也。《詩·周南》之子于歸。《註》之子,是子也。又變也。《

【防风】中部落酋长名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丘闻之,昔禹致羣神於会稽之山,防风氏后至,禹杀而戮之。其骨节专车。”韦昭注:“防风,汪芒氏之君名也。”汉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嘉羣神之执玉兮,疾防风之食言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迎驾》:“莫学防风随后到,涂山明日会诸侯。”2.药草名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羽状复叶,叶片狭长,开白色小花。根供药用,有镇痛、祛痰等作用。《新唐书·方技传·许胤宗》:“即以黄耆、防风煑汤数十斛,置牀下,气如雾,熏薄之,是夕语。”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二·防风》:“铜芸、茴草、屏风、蕳根、百枝、白蜚。防者,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