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

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

诗句读音
万物资生平仄:仄 仄 平 平
拼音: wàn wùzī shēng
至哉坤元平仄:仄 平 平 平
拼音: zhìzāikūn yuán

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释义

【万物】1.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。《易·乾》:“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。”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:“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,集论……二十餘万言。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,号曰《吕氏春秋》。”唐杜甫《哀江头》诗:“忆昔霓旌下南苑,苑中万物生颜色。”明王守仁《<大学>问》:“大人者,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。”艾青《光的赞歌》三:“太阳啊,我们最大的光源,它从亿万万里以外的高空,向我们居住的地方输送热量,使我们这里滋长了万物,万物都对它表示景仰。”2.犹众人。《宋书·沉文秀传》:“﹝文秀﹞説庆之曰:‘主上狂暴如此,土崩将至,而

【资生】赖以生长;赖以为生。《易·坤》:“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。”孔颖达疏:“万物资生者,言万物资地而生。”《文选·束晳<补亡诗>之五》:“资生仰化,于何不养。”李善注:“资,取也。言取生者,皆仰德而化也。”明孙仁孺《东郭记·则将搂之乎》:“男儿苦没资生策,长啸尘中何处求?”2.谓有助于国计民生。章炳麟《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》:“纵令先民典记非资生之急务,契券簿録为今人所必用者,亦可瞀然不解乎?”3.指经济。梁启超《论学日本文之益》:“吾中国之治西学者固微矣,其译出各书,偏重於兵学、艺学,而政治、资生等本原之学,几无

【至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脂利切《正韻》支義切,音摯。《說文》飛鳥从高下至地也。从一,一猶地也。象形。不上去而至下來也。《玉篇》來也。《詩·小雅》如川之方至,以莫不增。《禮·樂記》物至知知,然後好惡形焉。《註》至,來也。又《玉篇》達也,由此達彼也。《書·無逸》自朝至于日中昃。《詩·小雅》我征徂西,至于艽野。又極也。《易·坤卦》至哉坤元。《註》至謂至極也。又《繫辭》易其至矣乎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故曰:至人無己。《註》至極之人。又善也。《禮·坊記》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弓人覆之而角至。

【坤元】与“乾元”对称。指大地资生万物之德。《易·坤》:“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,乃顺承天。”孔颖达疏:“至哉坤元者,叹美坤德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后主传》:“故孕育羣生者,君人之道也;乃顺承天者,坤元之义也。”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大哉乾元,资日月以贞观;至哉坤元,凭山川以载物。”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