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之不足道,燕坐观厥初

置之不足道,燕坐观厥初

诗句读音
燕坐观厥初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
韵脚:上平九魚
拼音: yàn zuòguān|guànjuéchū
置之不足道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zhìzhībù zú dào

置之不足道,燕坐观厥初释义

【燕坐】1.安坐;闲坐。《仪礼·燕礼》“宾反入,及卿大夫皆説屨升,就席”汉郑玄注:“凡燕坐必説屨,屨贱不在堂也。”贾公彦疏:“凡在堂立行礼不説屨,安坐则説屨……以其屨在足贱,不宜在堂,陈於尊者之侧也。”宋梅尧臣《寄谢开封宰薛赞善》诗:“燕坐禽鸟寂,吟哦簿书退。”元蒋正子《山房随笔》:“漫塘先生与客燕坐,指窗外樱桃惟一实,共以为笑。”明文徵明《春雨漫兴》诗:“焚香燕坐心如水,一任门多长者车。”叶圣陶《北上日记》:“餐厅颇宽畅,其上层为吸烟室与燕坐间。”2.指坐禅。宋苏轼《成都大悲阁记》:“吾燕坐寂然,心念凝默,湛然

【观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玩切,官去聲。《說文》諦視也。《韻會》所觀也,示也。《易·觀卦》大觀在上,順而巽,中正以觀天下。《朱註》觀者,有以中正示人而爲人所仰也。《書·益稷》予欲觀古人之象。《傳》欲觀示法象之服制。觀,舊音官,陸音工喚切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氏爲量。嘉量旣成,以觀四國。《註》以觀示四方,使放象之。《前漢·宣帝紀》觀以珍寶。《師古曰》觀,示也。又容觀,容貌儀觀也。《禮·玉藻》旣服習容觀玉聲乃出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多也。《詩·周頌》奄觀銍艾。《箋》奄,久。觀,多也。一音官。又《爾

【厥】〔古文〕氒〈氏下可〉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月切,音蕨。《說文》發石也。从厂,欮聲。《玉篇》短也。《爾雅·釋言》其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鄕大夫之職》厥明。《註》其也。又《前漢·諸侯王表》漢諸侯王厥角稽首。《註》應劭曰:厥者,頓也。角者,頟角也。又姓。《韻會》京兆人,漢賜衡山王妾厥氏。又《韻會》九勿切,音。突厥世居金山,工於鐵作,金山狀如兜鍪。俗呼兜鍪爲突厥,因爲國號。

【初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楚居切《正韻》楚徂切,楚平聲。《說文》始也。从刀衣,裁衣之始也。《徐曰》禮之初,施衣以蔽形。《書·禹謨》率百官若帝之初。《蔡仲》愼厥初。又《禮·檀弓》夫魯有初。《註》初謂故事。又《列子·天瑞篇》太初者,氣之始也。《韓愈詩》賢愚同一初。《韻會》又姓。

【置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陟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竹吏切《正韻》知意切,音智。《說文》赦也。《註》徐鍇曰:从直,與罷同意。置之則去之也。又《玉篇》立也。《廣韻》設也。《書·說命》王置諸其左右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三曰廢置,以馭其吏。《註》退其不能者,舉賢而置之祿。《前漢·周勃傳》不知置辭。《註》師古曰:置,立也。又《玉篇》安置也。又《廣雅》郵置,關驛也。《前漢·曹參傳》取狐父祁善置。《註》師古曰:置,若今之驛也。又《集韻》直吏切,音。樹也。周禮,凡試廬事,置而搖之。

【之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止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眞而切,音枝。《說文》出也,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。一者,地也。《玉篇》是也,適也,往也。《禮·檀弓》延陵季子曰:若氣,則無不之也。又於也。《禮·大學》之其所親愛而辟焉。《註》之,適也。《朱傳》猶於也。又語助辭。《書·金縢》禮亦宜之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秋冬亦如之。《正字通》凡之字,或句中,或語尾,或層出。如毛詩我之懷矣,共武之服,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,六句九之字,常華章左之左之,六句八之字,可以例推。又此也。《詩·周南》之子于歸。《註》之子,是子也。又變也。《

【不足道】桃花源记》:“停数日辞去,此中人语云:‘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’”意谓不必向外人称述。后以“不足道”谓不值得称道,不值一谈。唐韩愈《与崔群书》:“凡诸浅者,固不足道,深者止如此。”清陈田《明诗纪事戊签·杨巍》:“《梦山集》五律最胜,直擅右丞、文房胜境,餘子不足道也。”王西彦《母性》:“在这严峻的时代里,个人的感情真是不足道得很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