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自从来洁白,个中清韵

直自从来洁白,个中清韵

诗句读音
个中清韵平仄:仄 平 平 仄
拼音: gè zhōngqīng yùn
直自从来洁白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zhízìcóng láijié bái

直自从来洁白,个中清韵释义

【个中】1.此中,其中。宋陆游《对酒》诗:“个中妙趣谁堪语,最是初醺未醉时。”元杨景贤《刘行首》第四折:“淡饭黄虀,纔得个中味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第二部六四:“东阳的心里善于藏话,他不愿告诉个中的真意。”2.隐语。指妓家。清沉復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余此时初无痴想,且念一杯之叙非寒士所能酬,而既入个中,私心忐忑,强为酬答。”参见“个中人”。箇中:此中,这当中。唐寒山《诗》之二五五:“若得箇中意,纵横处处通。”宋陆游《春残》诗:“箇中有佳处,袖手看人忙。”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四:“今夜里弹他几操,博箇相逢

【清韵】的声音或韵味。三国魏曹植《白鹤赋》:“聆雅琴之清韵,记六翮之末流。”唐白居易《官舍小亭闲望》诗:“风竹散清韵,烟槐凝緑姿。”宋贺铸《南歌子》词:“傍水添清韵,横墙露粉颜。”清姚鼐《送郑羲民郎中守永州》诗:“雨窗黯青灯,听君絶妙辞。清韵倏邈远,南行指湘灕。”2.喻指铿锵优美的诗文。前蜀韦庄《李氏小池亭》诗:“家藏何所宝,清韵满琅函。”

【直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除力切《集韻》逐力切,音値。《說文》正見也。《博雅》正也。《玉篇》不曲也。《易·坤卦》直其正也。《書·洪範》王道正直。又準當也。《禮·投壺》馬各直其算。《史記·平準書》以白鹿皮爲皮幣,直四十萬。又《增韻》當也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主人立于阼階下,直東序西面。《疏》謂當堂上東序牆也。又伸也。《孟子》枉尺而直尋。又《玉篇》侍也。《晉書·羊祜傳》悉統宿衞,入直殿中。又順也。《詩·鄭風》洵直且侯。又猶宜也。《詩·魏風》爰得我直。又猶但也。《孟子》直不百步耳。又猶故也。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張良嘗遊下邳,圯

【自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疾二切,音字。《玉篇》由也。《集韻》從也。《易·需卦》自我致寇,敬愼不敗也。《疏》自,由也。《書·湯誥》王歸自克夏,至于亳。《詩·召南》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《傳》自,從也。又《玉篇》率也。又《廣韻》用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天秩有禮,自我五禮,有庸哉。《傳》自,用也。《詩·周頌》自彼成康,奄有四方,斤斤其明。《傳》自彼成康,用彼成安之道也。《古義》自彼者,近數昔日之辭。又自然,無勉强也。《世說新語》絲不如竹,竹不如肉,漸近自然。又《集韻》己也。《正韻》躬親也。《易·乾卦》

【从来】1.亦作“从徠”。来路;由来;来源。《逸周书·大武》:“五虞:一鼓走疑,二备从来,三佐车举旗,四采虞人谋,五后动捻之。”朱右曾注:“备从来,防其断我归路。”唐牛僧孺《玄怪录·张佐》:“佐甚异之。试问所从来,叟但笑而不答。至再三,叟忽怒叱曰:‘年少子,乃敢相逼!吾岂盗贼椎埋者耶?何必知从来!’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香山寺》:“来青轩在佛殿东,所从来久,其匾额则今上宸翰也。”鲁迅《而已集·略论中国人的脸》:“一到广州,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厦门丰富得多的,是电影,而且大半是‘国片’,有古装的,有时装的。”2.历来

【洁白】品行清白纯正。《吕氏春秋·审分》:“誉以高贤,而充以卑下;赞以洁白,而随以污德。”汉王符《潜夫论·实贡》:“夫修身慎行,敦方正直,清廉洁白,恬淡无为,化之本也。”宋苏轼《万石君罗文传》:“文性贪墨,无洁白称。”茅盾《路》五:“我知道本校的同学大多是洁白的青年,然而话说的太过火,外界人见了就不会像我那样能够了解。”2.纯净的白色。《陈书·高祖纪下》:“仙人见于罗浮山寺小石楼,长三丈所,通身洁白,衣服楚丽。”宋曾巩《鸿雁》诗:“岂同白鷺空洁白,俛啄腥污期满腹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:“开门雪尚飘,入泥怜洁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