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鼎初何有,山林亦足雄
钟鼎初何有,山林亦足雄释义
【钟鼎】1.钟和鼎。《吕氏春秋·节丧》:“夫玩好货寳,钟鼎壶滥,轝马衣被戈剑,不可胜数。”明王鏊《震泽长语·杂论》:“近世山东、河南粥钟鼎尊匜,穷极巧丽,皆墓中物也。”2.喻富贵荣华。宋黄庭坚《次韵答王眘中》:“夸士慕钟鼎,寒儒守典坟。”明谢榛《四溟诗话》卷四:“迺弟诚轩《炙背诗》曰:‘……钟鼎形骸外,溪山梦寐餘。’”廖仲恺《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》:“史家里的进士、翰林、举人都有。实生在钟鼎之家。”参见“钟鸣鼎食”。3.指钟鼎文。宋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一:“鼻上有八篆文,中有‘鲁国’二字可识之,奇古如钟鼎样。”1.钟
【初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楚居切《正韻》楚徂切,楚平聲。《說文》始也。从刀衣,裁衣之始也。《徐曰》禮之初,施衣以蔽形。《書·禹謨》率百官若帝之初。《蔡仲》愼厥初。又《禮·檀弓》夫魯有初。《註》初謂故事。又《列子·天瑞篇》太初者,氣之始也。《韓愈詩》賢愚同一初。《韻會》又姓。
【何有】1.有什么。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:“何有何亡,黽勉求之。”郑玄笺:“君子何所有乎?何所亡乎?”晋潘尼《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》诗:“崐山何有?有瑶有珉。”2.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。《论语·里仁》:“能以礼让为国乎?何有?”何晏集解:“何有者,言不难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王如好货,与百姓同之,於王何有?”汉袁康《越绝书·计倪内经》:“王审用臣之议,大则可以王,小则可以霸,於何有哉?”晋陶潜《拟古》诗之一:“意气倾人命,离隔復何有?”3.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、不爱重等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除君之恶,唯
【山林】1.山与林。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辨其山林、川泽、丘陵、坟衍、原隰之名物。”晋郭璞《游仙诗》之一:“京华游侠窟,山林隐遯栖。”唐韩愈《谢自然诗》:“山林民可入,魍魎莫逢旃。”赵树理《三里湾·国庆前夕》:“咱们社里还有副业、有水利、有山林、有菜园、有牲口……每部门都得有正副负责人。”2.借指隐居。南朝梁沉约《与谢朏敕》:“尝谓山林之志,上所宜弘。”宋苏轼《王安石赠太傅制》:“方需功业之成,遽起山林之兴。”《宋史·种放传》:“种放,河南洛阳人也……每往来嵩华间,慨然有山林意。”3.指隐
【亦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益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睪。總也,又也。又傍及之詞。又姓。宋開禧進士亦尚節,明參將亦孔昭。又同奕。《詩·周頌》亦服爾耕。《箋》亦,大也。《正義》亦奕義通。 亦本作,象人左右兩腋形。《說文》與掖同。《詩·衡門序》誘掖其君。《釋文》《石經》作亦。亦,古掖字也,左右肘脅之閒曰掖。後从肉作腋。
【足】〔古文〕疋《唐韻》卽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縱玉切,音哫。《說文》人之足也。在下,从止口。《註》徐鍇曰:口象股脛之形。《釋名》足,續也,言續脛也。《易·說卦》震爲足。《疏》足能動用,故爲足也。《禮·玉藻》足容重。《註》舉欲遲也。又《廣韻》滿也,止也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矧予之德,言足聽聞。《詩·小雅》旣霑旣足。《禮·學記》學然後知不足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知足不辱。又不可曰不我足。《吳語》天若棄吳,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。又草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虃,百足。《註》音纖。又姓。《戰國策》足强。《註》韓人。又《廣韻》子句
【雄】〔古文〕赨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胡弓切,音熊。《說文》鳥父也。《爾雅·釋鳥》鳥翼,右掩左雄,左掩右雌。《詩·邶風》雄雉于飛,泄泄其羽。又《集韻》牡也。《詩·齊風》雄狐綏綏。○按詩衞風傳云:飛曰雌雄,走曰牝牡。然齊風言雄狐,狐,走類也,亦曰雄。《正字通》云:物各有雌雄,鱗介至蟣蝨皆然,詩傳分屬獸禽,非。又《集韻》一曰武稱。《左傳·襄二十一年》齊莊公朝指殖綽郭最曰:是寡人之雄也。《人物志》草之精秀者爲英,鳥之將羣者爲雄。張良是英,韓信是雄。又州名。《韻會》本涿郡地,周置雄州。又南雄州,百粵地南,漢置雄州,宋加南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