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逢在京阙,忽忆归园庐

重逢在京阙,忽忆归园庐

诗句读音
重逢在京阙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
拼音: chóng féngzàijīng quē
忽忆归园庐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hūyìguīyuán lú

重逢在京阙,忽忆归园庐释义

【重逢】。宋张炎《台城路》词:“十年前事翻疑梦,重逢可怜俱老。”明文徵明《丁未九日与履约诸君同泛石湖就登上方》诗:“携壶更醉湖山上,白髮重逢又一年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十八:“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,昨天是第一次重逢,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。”

【在】《唐韻》昨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盡亥切,裁上聲。《爾雅·釋訓》居也。《易·乾傳》在下位而不憂。又察也。《書·舜典》在璿璣玉衡,以齊七政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。又存也。《論語》父母在。又所在也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徵詣行在。《蔡邕·獨斷》天子以四海爲家,謂所居爲行在所。又姓。晉汝南太守在育。又脾神曰常在,見《黃庭經》。又昨代切,音載。義同。又叶雌氏切。音此。善也。《詩·小雅》不屬于毛,不離于裏。天之生我,我辰安在。又叶才里切。示上聲。《屈原·離騷》吾令豐隆乗雲兮,求虙之所在。解佩纕以結言兮,

【京阙】宫。亦借指京城。南朝梁沉约《却出东西门行》:“驱马城西阿,遥眺想京闕。”唐李白《梁园吟》:“我浮黄河去京闕,挂席欲进波连山。”明皇甫涍《送周氏》诗:“回首望京闕,能不惻中情。”陈毅《开国小言》诗:“天安门上望,京闕焕新采。”典

【忽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呼骨切,音笏。《說文》忘也。忽忽不省事也。《晏子春秋·齊役者歌》忽忽矣,若之何。又《廣韻》倏忽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盡也。《註》忽然盡貌。《左傳·文五年》臯陶庭堅,不祀忽諸。又滅也。《詩·大雅》是絕是忽。《傳》忽,滅也。又《集韻》輕也。一蠶爲一忽,十忽爲一絲。《劉德曰》忽,蜘蛛網也。又慢忽也。《後漢·崔駰傳》公愛班固而忽崔駰。又忽荒,空無著也。《賈誼·服賦》寥廓忽荒兮,與道翱翔。又姓。明有忽忠,忽明。又通作曶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時人皆曶之。《註》與忽同。又仲忽,人名。《前漢·古今

【忆】《廣韻》於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乙力切《正韻》伊昔切,音抑。念也,思也,記也。《古詩》下有長相憶。 《增韻》古作意,誤。

【园庐】田园与庐舍。汉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於其宫室,则有园庐旧宅,隆崇崔嵬。”唐杜甫《无家别》诗:“寂寞天宝后,园庐但蒿藜。”《宋史·郎简传》:“即钱塘城北治园庐,自号武林居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