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甫思全衮,元戎正本兵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元戎正本兵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:下平十二庚 拼音: yuán róngzhèng|zhēngběnbīng |
仲甫思全衮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:上二十一混 拼音: zhòngfǔ1|1quángǔn |
仲甫思全衮,元戎正本兵释义
【元戎】1.大的兵车。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:“元戎十乘,以先启行。”朱熹集传:“元,大也。戎,戎车也。”汉班固《封燕然山铭》:“驍骑十万,元戎轻武,长轂四方,雷輜蔽路。”唐杨炯《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元戎十乘,驱卫霍於前军;甲士三千,列孙吴於后殿。”2.大军。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:“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,开禁仓以振贫穷。”《汉书·董贤传》:“统辟元戎,折衝绥远。”颜师古注:“元戎,大众也。”宋苏轼《除苗授殿前副都指挥使制》:“出总元戎,作先声於士气;入为环尹,寓军政于国容。”清秦松龄《杂感》诗:“关陇车书此日同,相公拜
【正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之盛切,音政。《說文》是也。从止一以止。《註》守一以止也。《新書·道術篇》方直不曲謂之正。《易·乾卦》剛健中正。《公羊傳·隱三年》君子大居正。又備也,足也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各正性命。《書·君牙》咸以正罔缺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正,長也。《郭註》謂官長。《左傳·隱六年》翼九宗五正。《杜註》五正,五官之長。又《昭二十九年》木正曰句芒,火正曰祝融,金正曰蓐收,水正曰冥,土正曰后土。又官名。《禮·王制》史以獄成告於正。《鄭註》正,於周鄕師之屬,今漢有正平丞,秦所置。又朼載也。《周禮·夏
【仲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直衆切,蟲去聲。《釋名》父之弟曰仲父。仲,中也,位在中也。《禮·檀弓》幼名,冠字,五十以伯仲。又樂器。《爾雅·釋樂》大籥謂之產,其中謂之仲,小者謂之箹。又《水經注》魏明帝鑄銅人二列司馬門外,謂之翁仲。又姓。高辛氏才子仲堪之後。又仲孫,複姓。又與中通。仲春亦曰中春,仲子亦曰中子。《前漢·外戚傳》同產兄弟四人,曰子、孟、中、叔。
【甫】《唐韻》方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匪父切《正韻》斐古切,音斧。《說文》男子美稱也。《禮·檀弓》臨諸侯畛於鬼神曰:有天王某甫。《疏》某是天子之字,甫是男子美稱也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永受保之,曰伯某甫仲叔季,唯其所當。《註》甫是丈夫之美稱。孔子爲尼甫,周大夫有嘉甫,宋大夫有孔甫。《雜記疏》甫,且也。五十以伯仲,是正字。二十之時曰某甫,是且字。言且爲之立字也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甫,大也。《詩·小雅》倬彼甫田。傳甫田謂天下田。《箋》甫之言丈夫也。明乎彼太古之時,以丈夫稅田也。又《玉篇》始也。又《廣韻》衆也。《博雅》甫甫,
【思】〔古文〕恖《廣韻》息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新兹切《正韻》息移切,音司。《說文》睿也。《書·洪範》思曰睿。《六書總要》念也,慮也,繹理爲思。又願也。《詩·大雅》思皇多士。《箋》願也。《正義曰》以意之所思,必情之所願也。又語巳辭。《詩·周南》不可泳思。又《大雅》神之格思。又語起辭。《詩·大雅》思齊太任。又《魯頌》思樂泮水。又《諡法》謀慮不愆曰思。又州名。楚黔中地,唐置思州,以思邛水得名。又姓。以諡爲氏,明有思志道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相吏切,音四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儲精垂思。又悲也。《詩·小雅》思泣
【衮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古本切,音滚。天子服也。《正韻》龍衣法服也。《說文》天子享先王,卷龍繡于下幅,一龍蟠阿上向。《詩·豳風》我覯之子,袞衣繡裳。《周禮·天官·司服》享先王,則袞冕。《註》兗,龍衣也。《儀禮·覲禮》天子袞冕負斧扆。《註》袞衣者,裨之上也。又與卷通。《禮·王制》三公一命卷。《註》卷,俗讀也,其通則曰袞。又袞袞。《晉書·王戎傳》裴頠論前言往行,袞袞可聽。又《韻會》亦作裷。《荀子·富國篇》天子袾裷衣冕。 與袞同。漢典考證:〔《荀子·富國篇》天子袾裷衣冕。通作袞。〕 謹照原文通作袞改與袞同。 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