冢妇饷初还,丁男耘有托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冢妇饷初还 | 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zhǒng fùxiǎngchūhuán|hái |
丁男耘有托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:入十九鐸 拼音: dīng nányúnyǒu|yòu1 |
冢妇饷初还,丁男耘有托释义
【冢妇】子之妻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冢妇所祭祀宾客,每事必请於姑。”唐韩愈《扶风郡夫人墓志铭》:“﹝夫人﹞为司徒侍中庄武公之冢妇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一○回:“邢夫人虽説是冢妇,仗着悲戚为孝四个字,倒也都不理会。”典
【饷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亮切,音向。《說文》饟也。《玉篇》饋也。《集韻》自家之野曰餉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乃葛伯仇餉。《傳》葛伯遊行,見農民餉于田者,殺其人,奪其餉,故謂之仇餉。又《正字通》與貺通。《魏志·文帝紀註》以所著典論及詩賦餉孫權。又《正字通》今俗軍糧曰餉,或讀享,或讀嚮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始兩切,音賞。又《集韻》尸羊切,音商。義同。 《集韻》亦作攘饟。
【初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楚居切《正韻》楚徂切,楚平聲。《說文》始也。从刀衣,裁衣之始也。《徐曰》禮之初,施衣以蔽形。《書·禹謨》率百官若帝之初。《蔡仲》愼厥初。又《禮·檀弓》夫魯有初。《註》初謂故事。又《列子·天瑞篇》太初者,氣之始也。《韓愈詩》賢愚同一初。《韻會》又姓。
【还】《篇海類編》音浮。又音否。俗作還字,非。(還)《唐韻》戸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關切,音環。《說文》復也。《玉篇》反也。《詩·小雅》爾還而入,我心易也。還而不入,否難知也。《註》反也。又《正韻》退也,歸也。《儀禮·鄕飮酒禮》主人答拜還,賔拜辱。《註》還,猶退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還守豐。又《灌嬰傳》還定三秦。又顧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無所還忌。《註》還,猶顧也。又償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還。又大還、小還,日至之名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日至于鳥次,是謂小還。至于女紀,是謂大
【丁男】1.已及服役年龄的成年男子。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﹝秦始皇﹞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。暴兵露师十有餘年。”唐陈子昂《谏灵驾入京书》:“西蜀疲老,千里远粮;北国丁男,十五乘塞。”清赵翼《阅邸抄喜赋》:“絶塞徵兵挑甲卒,深山转餉挽丁男。”2.指已成年的儿子。漢
【耘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王分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于分切,音雲。《說文》除田閒穢也。本作。今文作耘。《博雅》除也。《詩·小雅》今適南畝,或耘或耔。《傳》耘,除草也。又《集韻》或作。通作芸。《孟子》不芸苗者也。又《集韻》王問切,音運。義同。又《史記·東越傳》不戰而耘。《註》徐廣曰:耘,義取耘除。或言耘音于粉反,此楚人聲重耳。耘隕當同音,字有假借,聲有輕重耳。又《韻補》叶曜先切,音延。《韓愈·贈謝自然詩》奈何不自信,反欲從物遷。寒衣及飢食,在蠶績耕耘。
【有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云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云九切,音友。《說文》不宜有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日月有食之。从月又聲。《九經字樣》有,从月。从冃,譌。又《玉篇》不無也。《易·大有疏》能大所有。又《繫辭》富有之謂大業。又《詩·商頌》奄有九有。《傳》九有,九州也。又《左傳·桓三年》有年。《註》五穀皆熟書有年。又《玉篇》果也,得也,取也,質也,寀也。又姓。《論語》有子。《註》孔子弟子有若。又《集韻》尤救切。與又通。《書·堯典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《詩·邶風》不日有曀。《註》有,又也。又《韻補》叶羽軌切。《前漢·敘
【托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闥各切。同拓。見拓字註。又不托,與餺飥通。《五代史·李茂貞傳》一日食粥,一日食不托。《歐陽脩·歸田錄》唐人謂湯餠爲不托。又柈名。宋曰托子,今曰托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