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岗拥滞协,迥隰飘浮霙

重岗拥滞协,迥隰飘浮霙

诗句读音
重岗拥滞协平仄:平 仄 平 仄 平
拼音: zhòng|chónggǎngyōng zhìxié
迥隰飘浮霙平仄:仄 平 平 平
韵脚:下平十陽
拼音: jiǒngxípiāo fúyīng

重岗拥滞协,迥隰飘浮霙释义

【重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柱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儲用切,音緟。《說文》厚也。《增韻》輕之對也。《易·繫辭》夫茅之爲物薄,而用可重也。《禮·王制》輕任幷,重任分。又《廣韻》更爲也。《博雅》重,再也。又難也。《戰國策》臣之所重處重留也。《註》重,猶難也。《前漢·淮南王傳》文帝重自切責之。《註》如淳曰:重,難也。又貴也。《戰國策》張儀之殘樗里疾也,重而使之。《註》重,猶貴也。又尊也。《禮·祭統》所以明周公之德,而又以重其國也。《註》重,猶尊也。又尚也。《禮·緇衣》臣儀行不重辭。《註》重,猶尚也。《疏》爲臣之法,不尚虛華之

【岗】《正字通》俗字。

【拥滞】,阻滞;滞缓。《宋书·刘穆之传》:“穆之内总朝政,外供军旅,决断如流,事无拥滞。”唐杜甫《咏怀》之二:“拥滞僮僕慵,稽留篙师怒。”《清史稿·兵志三》:“緑营兵月餉不及防勇四分之一,升擢拥滞,咸辞兵就勇。”典

【协】〔古文〕旪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胡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檄頰切,音挾。《說文》衆之同和也。从劦,十聲。《書·堯典》協和萬邦。《臯陶謨》同寅協恭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服也。《疏》協者,和合而服也。《書·微子之命》下民祇協。《晉書·虞溥傳》崇尚道素,廣開學業,讚協時雍,光揚盛化。又《集韻》與劦通。《山海經》惟號之山,其風若劦。通作協。又作汁。《周禮註》卿士汁日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五緯相汁。

【迥】《廣韻》戸頃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戸茗切《正韻》戸頂切,音泂。《增韻》寥遠也。又《廣韻》光也,輝也。 通作泂。俗作逈。

【隰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似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席入切,音習。《爾雅·釋地》下濕曰隰。《說文》阪下濕也。《釋名》隰,蟄也。蟄,濕意也。《書·禹貢》原隰底績。《詩·邶風》山有榛,隰有苓。《公羊傳·昭元年》下平曰隰。又《詩·周頌》徂隰徂畛。《箋》隰謂新發田也。《疏》隰,指地形而言,則是未嘗墾發,故知謂新發田也。又《左傳·桓三年》逐翼侯于汾隰。《註》汾隰,汾水邊也。《後漢·西羌傳》昔晉侯敗北戎于汾、隰。《註》二水名。○按汾隰,當從左傳註。又地名。《左傳·隱十一年》王與鄭人隰郕。《註》在懷縣西南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西

【飘浮】;飞翔。三国魏阮籍《清思赋》:“若将言之未发兮,又气变而飘浮。”唐韩愈《双鸟诗》:“春风卷地起,百鸟皆飘浮。”2.指水漂流或物体在水面上漂流浮动。唐韩愈《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》:“控带荆门远,飘浮汉水长。”巴金《家》二八:“他仓卒间抓住一块木片飘浮在水上。”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十二:“朱延年听到这消息真赛过飘浮在茫茫大海里的人遇到了救命的船只。”3.浮现。徐迟《牡丹》:“男人脸上,飘浮着一丝看不见的微笑。”4.飘泊。鲁迅《朝花夕拾·范爱农》:“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,便在各处飘浮。”

【霙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驚切《正韻》於京切,音英。《玉篇》雨雪雜下。《集韻》霰也。《埤雅》雪寒甚則爲粒,淺則成華,華謂之霙。《韓詩外傳》雪華曰霙。《集韻》通作英。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於良切,音央。《廣韻》霙霙,白雪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