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间婴疢疾,过日常卒卒

中间婴疢疾,过日常卒卒

诗句读音
中间婴疢疾平仄:平 平 平 平
拼音: zhōng jiānyīngchèn jí
过日常卒卒平仄:平 仄 平 仄 仄
拼音: guò|guo|guōrì chángcù cù

中间婴疢疾,过日常卒卒释义

【中间】1.两者(人或地、时、物)之间;当中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离立者不出中间。”郑玄注:“离,两也。”唐杜牧《献记启》:“某苦心为诗,本求高絶,不务奇丽,不涉习俗。不今不古,处于中间。”宋杨万里《彭少初字序》:“吾友安福彭仲庄,少同学且同志,中间合而离,离而合者三十年。”郭沫若《我的童年》第一篇一:“两边的人家有很高而阔的街檐,中间挟着一条仅备采光和泄水用的窄窄的街心。”2.介绍。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:“由闻之,士不中间见,女嫁无媒,君子不以交,礼也。”王肃注:“中间谓绍介也。”3.里面。唐吕岩《七言诗》之三七

【婴】《廣韻》於盈切《集韻》伊盈切《正韻》於京切,音纓。《釋名》人始生曰嬰兒。胷前曰嬰,抱之嬰前,乳養之,故曰嬰。一曰女曰嬰,男曰孩。又《六書故》女首飾也。嬰,所以飾也。《荀子·富國篇》處女嬰寶珠。別作瓔。又加也。《賈誼·治安策》嬰之以芒刃。又觸也。《韓非子·說難》龍喉下逆鱗,嬰之則殺人。又繞也。《後漢·卓茂傳》嬰城者相望。又縈也,絆也。《陸機詩》世網嬰吾身。《張九齡詩》形隨世網嬰。又山名。《隋圖經》嬰山,幷州之主山。又《山海經》金星之山,多天嬰,其狀如龍骨。又九嬰,水火之怪。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堯使誅九嬰于凶水

【疢疾】疾病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弓人》:“老牛之角紾而昔,疢疾险中。”郑玄注:“牛有久病则角里伤。”宋陆游《病起杂言》诗:“国不可无灾眚,身不可无疢疾。无灾之国乱或更速,无疾之身死或无日。”明宋濂《樗散生传》:“生脩善药以活疢疾者,有功於民甚博。”清唐甄《潜书·卿牧》:“去苛歛,如药石之攻疢疾。”2.犹忧患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人之有德慧术知者,恒存乎疢疾。”明归有光《昭慈孟皇后》:“古所谓疢疾生智慧者与。”3.疵病。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人副天数》:“物疢疾莫能为仁义,唯人独能为仁义;物疢疾莫能偶天地,唯人独能偶天

【过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臥切,戈去聲。《玉篇》度也,越也。《正韻》超也。《易·繫辭》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。《禮·檀弓》過之者,俯而就之。《史記·贾生傳》自以爲過之,今不及也。又過失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宥過無大。《註》過者,不識而誤犯也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俱去細過,偕歸大道。又罪愆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八柄,八曰誅,以馭其過。又責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聞大王有意督過之。又卦名。易大過,小過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禾切,音戈。《廣韻》經也。《書·禹貢》東過洛汭,北過洚水。又過所也。《釋名》過

【日常】1.指太阳永恒存在。《宋史·乐志十四》:“乾健坤顺,羣生首资。日常月升,四时叶熙。”2.平日;平时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菩萨蛮》:“可常是个有德行和尚,日常山门也不出,只在佛前看经。”《警世通言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:“许宣日常一毛不拔,今日坏得些钱钞,便要我替他讨老小?”丁玲《田家冲》二:“幺妹架起了许多幻想,这些幻想的根据,又紧紧贴着她日常生活和一些不伦的神怪故事上。”

【卒卒】急迫的样子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会东从上来,又迫贱事,相见日浅,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。”颜师古注:“卒卒,促遽之意也。”唐韩愈《答刘秀才论史书》:“岂一人卒卒能纪而传之邪?”宋陈亮《祭杨子固县尉文》:“俄兇问之卒卒,惊去我之堂堂。”清薛福成《筹洋刍议序》:“官事牵扰,卒卒尠暇,不知何日能賡此志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关于小说目录两件》:“时我方将走厦门避仇,卒卒尟暇,乃托景宋君钞其前者之传奇演义类,置之行箧。”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