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来樵钓深相识,未遍湖山拟细寻

重来樵钓深相识,未遍湖山拟细寻

诗句读音
重来樵钓深相识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chóng láiqiáodiàoshēnxiāng shí
未遍湖山拟细寻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wèibiànhú shānnǐxìxún

重来樵钓深相识,未遍湖山拟细寻释义

【重来】再来;复来。晋陶潜《杂诗》之一:“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。”宋秦观《望海潮·洛阳怀古》词:“兰苑未空,行人渐老,重来事事堪嗟。”刘大白《丁宁·春雪》:“让寒飙卷将冻雨,重来称霸。”2.汉乐曲名。《宋书·乐志一》:“章帝元和二年,宗庙乐……加宗庙食举《重来》、《上陵》二曲,合八典为上陵食举。”《宋书·乐志一》:“汉太乐食举十三曲:一曰《鹿鸣》,二曰《重来》。”汉

【樵】《唐韻》昨焦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慈焦切《正韻》慈消切,音譙。《說文》散木也。《左傳·桓十二年》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。又采薪曰樵。《詩·小雅》樵彼桑薪,卬烘于煁。故采薪者謂之樵夫。《史記·孟嘗君傳》樵夫牧豎。又焚也。《公羊傳·桓七年》焚之者何,樵之也。又與譙通。《前漢·趙充國傳》爲壍壘木樵。《師古註》謂爲高樓以望敵也。 《集韻》或作藮,又作。字原从作艸下。又,同樵。

【钓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多嘯切,音弔。《說文》鉤魚也。《詩·召南》其釣維何。《傳》釣者,以此有求于彼。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詹公釣千歲之鯉。《呂氏春秋》太公釣于滋泉,以遇文王。《宋玉·釣賦》昔堯舜禹湯之釣也。以聖賢爲竿,道德爲綸,仁義爲鉤,祿利爲餌,四海爲池,萬民爲魚。又取也。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虞君好寶,而晉獻以璧馬釣之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宋紹興進士釣宏。

【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針切,音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桂陽南平,西入營道。又邃也。《增韻》深者,淺之對。《詩·邶風》深則厲,淺則揭。又深微也。《易·繫辭》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。又藏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梓人必深其爪。又衣名。《禮·深衣疏》衣裳相連,被體深邃,故謂之深。又州名。《韻會》後漢博陸郡,隋置深州。《廣輿記》今屬眞定府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禁切,音諗。度淺深曰深。《周禮·地官》以土圭測土深。

【相识】认识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以为故耶?则未尝相识也。”唐顾况《行路难》诗之一:“一生肝胆向人尽,相识不如不相识。”元萨都剌《满江红·金陵怀古》词:“王谢堂前双燕子,乌衣巷口曾相识。”徐怀中《西线轶事》:“这几位妈妈岗位不同,互不相识。”2.指彼此认识的人。《礼记·曾子问》:“相识有丧服可以与於祭乎?”唐杜甫《复愁》诗之三:“万国尚戎马,故园今若何?昔归相识少,早已战场多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十六回:“再有几个相识在里面,一发请进后堂深处相见。”赵树理《实干家潘永福·经营之才三》:“潘永福同志在中村遇上了个老汉,也是

【未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無沸切,音味。《說文》未,味也。六月,百果滋味已具,五行木老於未,象木重枝葉之形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未曰協洽。《禮·月令註》季夏者,斗建未之辰也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昧薆於未。《釋名》未,昧也。日中則昃,向幽昧也。又《玉篇》未猶不也,未有不,卽有也。又未央,複姓。見《李淳風·乙巳占》。

【遍】《廣韻》與徧同。詳彳部徧字註。

【湖山】与山峦。唐元稹《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》诗:“湖山四面争气色,旷望不与人间同。”唐杜牧《江楼晚望》诗:“湖山翠欲结蒙笼,汗漫谁游夕照中。”宋曾巩《归老桥记》:“虽欲遗章綬之荣,从湖山之乐,余知未能遂其好也。”元赵孟頫《钱塘怀古》诗:“湖山靡靡今犹在,江水悠悠只自流。”林之夏《生日同泛西湖》诗之一:“林逋、苏軾俱名世,指点湖山感慨深。”2.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·写真》:“倚湖山梦绕,对垂杨风裊。”

【拟】《唐韻》魚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偶起切,疑上聲。《說文》度也。《增韻》準擬揣度以待也。《易·繫辭》擬之而後言。《疏》擬度之而後言也。又像也,比擬也。《前漢·公孫弘傳》管仲相齊有三歸,侈擬於君。《註》擬,疑也,言相似也。《後漢·張衡傳》吾觀太,方知子雲妙極道數,乃與五經相擬。《集韻》或作譺。又作懝。《禮記》通作儗。《漢書》借作儀。zdic.net汉典

【细】《廣韻》蘇計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思計切,音壻。《說文》作。微也。《類篇》隷作細。《玉篇》小也。《書·旅獒》不矜細行。《註》輕忽小物。《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》其細已甚。《註》譏其煩碎。又《北史·源思禮傳》何必大子細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