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来兴不尽,谁棹小舟还

重来兴不尽,谁棹小舟还

诗句读音
重来兴不尽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chóng láixīng|xìngbù jìn
谁棹小舟还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2zhào|zhuōxiǎozhōuhuán|hái

重来兴不尽,谁棹小舟还释义

【重来】再来;复来。晋陶潜《杂诗》之一:“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。”宋秦观《望海潮·洛阳怀古》词:“兰苑未空,行人渐老,重来事事堪嗟。”刘大白《丁宁·春雪》:“让寒飙卷将冻雨,重来称霸。”2.汉乐曲名。《宋书·乐志一》:“章帝元和二年,宗庙乐……加宗庙食举《重来》、《上陵》二曲,合八典为上陵食举。”《宋书·乐志一》:“汉太乐食举十三曲:一曰《鹿鸣》,二曰《重来》。”汉

【兴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虛陵切,音。《爾雅·釋言》興,起也。《詩·小雅》夙興夜寐。《禮·中庸》國有道,其言足以興。《註》興,謂起在位也。又《廣韻》盛也。《詩·小雅》天保定爾,以莫不興。《箋》興,盛也。又《五音集韻》舉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進賢興功,以作邦國。《註》興,猶舉也。又動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弓人》下柎之功,末應將興。《註》興,猶動也。又《詩·大雅》興迷亂于政。《箋》興,猶尊尚也。又《周禮·地官·旅師》頒其興積。《註》縣官徵聚物曰興。今云軍興是也。又《司稼》平其興。《註》所徵賦。又州名。《五

【不尽】1.未完;无尽。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弥子食桃而甘,不尽而奉君。”朱自清《阿河》:“前面偏左的地方,是一片淡蓝的湖水,对岸环拥着不尽的青山。”2.犹不已。《警世通言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“景清在席上叙起姪儿许多英雄了得,京娘欢喜不尽。”3.不完全。茅盾《子夜》三:“目前这几位实业家就不是一业,他们各人的本身利害关系就彼此不尽相同。”4.书信末尾用语。犹言不一一。

【谁】《五音集韻》是爲切《玉篇》是推切,音垂。《說文》何也。《玉篇》不知其名也。《易·同人》出門同人。又誰咎也。《詩·召南》誰其尸之,有齊季女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其誰曰不然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吾不知誰之子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子生,五月而能言,不至乎孩而始誰。《註》未至孩童,便知人之姓名爲誰。又《爾雅·釋訓》誰昔昔也。《詩·國風》誰昔然矣。《傳》猶言疇昔也。郭璞曰:誰,發語辭。又《正韻》誰何,詰問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利兵而誰何。《師古註》問之爲誰也。又《前漢·五行志》大誰卒。《師古註》主問非常之人,云姓名是誰也。大誰,

【棹】《唐韻》同櫂。《謝靈運·登臨海嶠詩》鶩棹逐驚流。又《類篇》直角切。《正字通》倚卓也。《楊億·談苑》咸平景德中,主家造檀香倚卓。又木名。《南方草木狀》棹樹榦葉俱似椿,以其葉鬻汁漬果,呼爲棹汁。若以棹汁雜彘肉食者,爲雷震。出高涼郡。

【舟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職流切《韻會》之由切,音周。《說文》船也。《釋名》舟言周流也。《易·繫辭》刳木爲舟,剡木爲楫。舟楫之利,以濟不通。《書·說命》若濟巨川,用汝作舟楫。《爾雅·釋水》天子造舟。《註》比船爲橋。《又》諸侯維舟。《註》維連四船。《又》大夫方舟。《註》倂兩船。《又》士特舟。《註》單船。《揚子·方言》關西謂之船,關東謂之舟。今吳越皆謂之船。《世本》黃帝臣共鼓貨狄,刳木爲舟。《呂氏春秋》虞姁作舟。《山海經》滛梁生番禺,是始爲舟。《物理論》化〈彳瓜〉作舟。《束皙·發蒙記》伯盆作舟。又《正韻》載也。

【还】《篇海類編》音浮。又音否。俗作還字,非。(還)《唐韻》戸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關切,音環。《說文》復也。《玉篇》反也。《詩·小雅》爾還而入,我心易也。還而不入,否難知也。《註》反也。又《正韻》退也,歸也。《儀禮·鄕飮酒禮》主人答拜還,賔拜辱。《註》還,猶退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還守豐。又《灌嬰傳》還定三秦。又顧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無所還忌。《註》還,猶顧也。又償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還。又大還、小還,日至之名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日至于鳥次,是謂小還。至于女紀,是謂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