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林橡栗又何拾,老夫快活不可名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中林橡栗又何拾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:入二十六緝 拼音: zhōng línxiàng lìyòuhé|hē|hèshí|shè |
老夫快活不可名 | 平仄:仄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:下平十四清 拼音: lǎofū|fúkuài huóbù kě2 |
中林橡栗又何拾,老夫快活不可名释义
【中林】林野。《诗·周南·兔罝》:“肃肃兔罝,施于中林。”毛传:“中林,林中。”马瑞辰通释:“《尔雅》:‘牧外谓之野,野外谓之林。’中林犹云中野。”三国蜀诸葛亮《宅铭》:“迹逸中林,神凝巖端。”唐白居易《及第后忆旧山》诗:“偶献《子虚》登上席,却吟《招隐》忆中林。”明宋登春《秋日野望》诗:“听鸟中林性,看云故国心。”
【橡栗】实。含淀粉,可食,味苦。也叫橡实、橡子、橡果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昼拾橡栗,暮栖木上,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。”唐杜甫《北征》诗:“山果多琐细,罗生杂橡栗。”清赵翼《静观》诗之二五:“食不如橡栗,衣不如紵麻。”
【又】《唐韻》于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尤救切《正韻》爰救切,音宥。《說文》手也。象形。三指者,手之多,略不過三也。《韻會》偏旁作。又《廣韻》又,猶更也。又《韻補》叶夷益切,音亦。復也。《詩·小雅》人之齊聖,飮酒溫克。彼昏不知,壹醉日富。各敬爾儀,天命不又。富音偪。
【何】《唐韻》胡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寒歌切,賀平聲。曷也,奚也,孰也,詰詞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禹曰何。《詩·小雅》夜如何其。又誰何。猶言莫敢如何也。《賈誼·過秦論》利兵而誰何。又未多時曰無何,亦曰無幾何。《史記·曹參傳》居無何,使者果召參。又《前漢·袁盎傳》南方濕,君能日飮,無何,可免禍也。《註》無何,言更無餘事也。又《南史·西域傳》西域呼帽爲突何。又《古今樂錄》羊無夷伊那何,皆曲調之遺聲。又國名。《隋書》西域有何國。又姓。又娙何,漢女官名,秩比二千石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下可切,賀上聲。同荷。儋也,負也。
【拾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是執切《集韻》寔入切《正韻》寔執切,音十。《說文》掇也。《廣韻》收也,斂也。《左傳·昭三年》無備而官辦者,猶拾瀋也。《註》猶拾汁,終不可得。《前漢·夏侯勝傳》經術苟明,其取靑紫如俛拾地芥。又《汲黯傳》補過拾遺,臣之願也。又拾遺,官名。《唐書·百官志》補闕拾遺,掌供奉諷諫。又不知而問曰拾沒。俗譌爲什麽。一曰射韝也。著於左臂以遂弦。《詩·小雅》決拾旣佽。《傳》決,鉤弦也。拾,遂也。《儀禮·鄕射禮》袒決遂。《註》遂,射韝也。以韋爲之,其非射時則謂之拾。拾,斂也,所以蔽膚斂衣也。又今官文書借爲數目
【老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盧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魯皓切,音栳。《說文》考也。七十曰老。从人毛匕,言須髮變白也。《禮·曲禮》七十曰老而傳。《公羊傳·宣十一年》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。《註》六十稱耋,七十稱老。又《詩·鄭風》與子偕老。《疏》沒身不衰也。《禮·祭義》貴老。爲其近于親也。又《周禮·地官·鄕老註》老,尊稱也。又《儀禮·聘禮》授老幣。《註》老賔之臣。《疏》大夫家臣稱老。又《禮·曲禮》國君不名卿老。《註》卿老亦卿也。又《禮·王制》天子之老。《註》老謂上公。又《禮·禮運》三老在學。《註》乞言,則受之三老。《左傳
【夫】《唐韻》甫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風無切,音膚。男子通稱。《禮·郊特牲》夫也者,以知帥人者也。《詩註》夫有傳相之德,而可倚仗,謂之丈夫。又男女旣配曰夫婦。《易·家人》夫夫婦婦。又先生長者曰夫子,妻稱夫亦曰夫子。又《禮·曲禮》天子有后,有夫人。又妾曰如夫人。《左傳·昭十七年》齊侯好內,多內寵,內嬖如夫人者六人。又官名。《禮·王制·大夫註》大夫者,扶進人者也。又《周禮·地官》十夫有溝,百夫有洫,千夫有澮,萬夫有川。又十六以上不成丁,曰餘夫。又販夫。《周禮·地官》夕時而市,販夫販婦爲主。《白樂天詩》樓暗攢倡婦,堤喧
【快活】1.高兴,快乐。《北齐书·恩倖传·和士开》:“陛下宜及少壮,恣意作乐,纵横行之,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。”唐白居易《想归田园》诗:“快活不知如我者,人间能有几多人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二回:“昨日扰了世兄这一席酒,我心里快活极了!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十四章:“他们快活地谈论着,早忘了烈日的曝晒。”2.鸟鸣声。宋苏轼《五禽言》诗之三:“丰年无象何处寻,听取林间快活吟。”自注:“此鸟声云:麦饭熟,即快活。”宋范成大《初四日东郊观麦苗》诗:“相将饱喫滹沱饭,来听林间快活啼。”
【不可】不可能。《公羊传·文公九年》:“缘民臣之心,不可一日无君;缘终始之义,一年不二君。”三国魏嵇康《释私论》:“或谗言似信,不可谓有诚;激盗似忠,不可谓无私。”前蜀韦庄《章台夜思》诗:“乡书不可寄,秋雁又南迴。”沈从文《从文自传·我的家庭》:“爸爸十岁的时候,家中就为他请了个武术教师同老塾师,学习作将军所不可少的技术与学识。”2.不答应;不准许。《穀梁传·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晋侯使荀櫟唁公於乾侯。唁公不得入於鲁也,曰:‘既为君言之矣,不可者意如也。’”范宁注:“言己已告鲁求纳君,唯意如不肯。”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【名】《唐韻》武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彌幷切《正韻》眉兵切,音詺。《說文》自命也。从口从夕。夕者,冥也。冥不相見,故以口自名。《玉篇》號也。《廣韻》名字也。《春秋·說題》名,成也。《左傳·桓六年》九月丁卯,子同生,公問名于申繻。對曰:名有五,有信,有義,有象,有假,有類。又自呼名也。《禮·曲禮》父前子名,君前臣名。又呼人之名也。《禮·曲禮》國君不名卿老世婦。又名譽也。《易·乾卦》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。又《春秋·說題》名,大也。《書·武成》告于皇天后土,所過名山大川。《疏》山川大,乃有名,名大互言之耳。又名號也。《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