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谋公瑾不须吊,一酹波神英烈君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仲谋公瑾不须吊 | 平仄: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:去三十四嘯 拼音: zhòngmóugōngjǐnbù|fǒuxūdiào |
一酹波神英烈君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:上平二十文 拼音: yīlèibō shényīng lièjūn |
仲谋公瑾不须吊,一酹波神英烈君释义
【仲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直衆切,蟲去聲。《釋名》父之弟曰仲父。仲,中也,位在中也。《禮·檀弓》幼名,冠字,五十以伯仲。又樂器。《爾雅·釋樂》大籥謂之產,其中謂之仲,小者謂之箹。又《水經注》魏明帝鑄銅人二列司馬門外,謂之翁仲。又姓。高辛氏才子仲堪之後。又仲孫,複姓。又與中通。仲春亦曰中春,仲子亦曰中子。《前漢·外戚傳》同產兄弟四人,曰子、孟、中、叔。
【谋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莫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迷浮切,音牟。《說文》慮難曰謀。《爾雅·釋言》心也。《註》謀慮以心。《廣雅》議也。《玉篇》計也。《字彙》咨難慮患曰謀。《易·訟卦》君子以作事謀始。《疏》凡欲興作其事,必先謀慮其始。《書·洪範》聰作謀。《傳》度也。《詩·小雅》周爰咨謀。《傳》咨事之難易爲謀。《左傳·宣十四年》貪必謀人。《疏》計謀也。又《襄四年》咨難爲謀。《註》問患難也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權謀者,以正守國,以奇用兵。《晉書·法志》二人對議謂之謀。又謀面。《書·立政》謀面用丕訓德。《傳》謀面者,謀人之面貌也。
【公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古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沽紅切,音工。《說文》平分也。从八从厶。八,猶背也。厶音私。《韓非曰》自營爲厶,背厶爲公。《徐曰》會意。《爾雅·釋言》無私也。《書·周官》以公滅私,民其允懷。又《玉篇》方平也,正也,通也。又《禮·禮運》大道之行,天下爲公。《註》公猶共也。又爵名,五等之首曰公。《書·微子之命》庸建爾于上公。又三公官名。《韻會》周太師,太傅,太保爲三公。漢末大司馬,大司徒,大司空爲三公。東漢太尉,司徒,司空爲三公。又官所曰公。《詩·召南》退食自公。又父曰公。《列子·黃帝篇》家公執
【瑾】《唐韻》居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几隱切,音謹。《說文》瑾瑜,美玉也。《左傳·宣十五年》瑾瑜匿瑕。《山海經》鍾山之陽,瑾瑜之玉爲良。堅栗精密,潤澤而有光。又《廣韻》渠遴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吝切《正韻》具吝切,音僅。義同。又《類篇》巨靳切,音僅。赤玉也。
【不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沒切,補入聲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則有變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禮·夏官》服不氏,掌養猛獸而敎擾之。《註》服不服之獸者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分物切。與弗同。今吳音皆然。又《韻會》俯九切,音缶。與可否之否通。《說文》鳥飛上翔,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負切《廣韻》甫救切,缶去聲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甫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鳩切,音浮。夫不,也。亦作鳺鴀。《爾雅·釋鳥》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陸璣云:今小鳩也。一名鳩,幽州人或謂鷱鴡,梁宋閒
【一】〔古文〕弌《唐韻》《韻會》於悉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益悉切,漪入聲。《說文》惟初大始,道立於一。造分天地,化成萬物。《廣韻》數之始也,物之極也。《易·繫辭》天一地二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道生一,一生二。又《廣韻》同也。《禮·樂記》禮樂政,其極一也。《史記·儒林傳》韓生推詩之意,而爲內外傳數萬言,其語頗與齊魯閒殊,然其歸一也。又少也。《顏延之·庭誥文》選書務一不尚煩密。《何承天·答顏永嘉書》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。又《增韻》純也。《易·繫辭》天下之動貞夫一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天得一以淸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,谷得一以
【酹】《唐韻》郞外切《集韻》魯外切,音頪。《說文》綴祭也。《玉篇》以酒祭地也。《廣韻》以酒沃地也。《後漢·橋傳》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。又《張奐傳》召主簿於諸羌前,以酒酹地。又《集韻》盧活切,音捋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盧對切《正韻》力遂切,音纇。義同。
【波神】水神。唐刘禹锡《贾客词》:“邀福祷波神,施财游化城。”唐元稹《生春》诗:“织女云桥断,波神玉貌融。”明王骥德《男王后》第二折:“我是个金塘小小莲花长,羞杀唤张家六郎。如今被波神移入五云乡,管领您三百红芳。”
【英烈】业。唐张说《姚文贞神道碑》:“有詔掌文之官,记事盛德之老,铭功将以宠,宗臣扬英烈。”唐李白《赠张相镐》诗之二:“英烈貽厥孙,百代神犹王。”清赵翼《古诗》之十三:“惟有古贤杰,身去留其神,或文采映发,或英烈炳麟。”2.刚烈;勇猛。宋苏轼《次韵章传道喜雨》:“常山山神信英烈,撝驾雷公訶雷母。”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太宗有骏马曰‘师子驄’,极猛悍,太宗亲控驭之,不能驯。则天时侍侧,曰:‘惟妾能制之。’……由此观之,其英烈猛厉之气,亦自发露,特太宗不之觉耳。”清赵翼《古诗》之四:“五行性各殊,惟火最英烈。
【君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舉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拘云切,音軍。《說文》尊也。从尹,發號,故从口。《白虎通》君者,羣也,羣下歸心也。《易·師卦》大君有命。《書·大禹謨》皇天眷命,奄有四海,爲天下君。又凡有地者,皆曰君。《儀禮·子夏傳》君,至尊也。《註》天子,諸侯,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。《晉語》三世仕家君之。又夫人亦稱君。《詩·鄘風》我以爲君。《傳》君國小君。《箋》夫人對君稱小君。《論語》邦君之妻,邦人稱之曰君夫人。稱諸異邦曰寡小君,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。又子稱父母曰君。《易·家人》家人有嚴君焉,父母之謂也。又子孫稱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