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尼鲁司寇,出走为群婢

仲尼鲁司寇,出走为群婢

诗句读音
出走为群婢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
韵脚:上四紙
拼音: chūzǒuwéi|wèiqúnbì
仲尼鲁司寇平仄:仄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zhòng nílǔsī kòu

仲尼鲁司寇,出走为群婢释义

【出】《唐韻》赤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尺律切,春入聲。《說文》進也。《廣韻》見也,遠也。《增韻》出入也,吐也,寫也。又生也。《爾雅·釋訓》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康公,我之自出。《註》秦康公,晉之甥也。又《周禮·秋官·大司》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。《註》出謂越獄逃亡也。又《增韻》斥也。《正韻》亦作黜絀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尺類切《正韻》蚩瑞切,推去聲。自中而外也。又《正韻》凡物自出,則入聲。非自出而出之,則去聲。然亦有互用者。又叶尺僞切,吹去聲。《詩·小雅》匪舌是出,維躬是瘁。又叶敕律切

【群】《五經文字》羣,俗作群。

【婢】《廣韻》便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部弭切,音庳。《說文》女之者。《禮·曲禮》自世婦以下皆稱曰婢子。又夫人負罪而有所請,亦曰婢子。《左傳·僖十五年》姬曰:晉君朝以入,則婢子夕以死。又《二十二年》羸氏對太子圉曰:寡君使婢子侍執巾櫛。又有罪而沒入于官曰官婢。《前漢·法志》太倉令淳于公罪當,小女緹縈上書,願沒入爲官婢,以贖父。又小魚曰魚婢,見《爾雅·釋魚》。又金鳳花,別名菊婢,見《草木譜》。又婢曰上淸。《司馬光·考異》引柳珵上淸傳,竇參知敗,屬上淸,定爲宮婢。一曰上淸或婢本名。《正字通》當時通稱婢爲上淸。漢典考證:〔

【仲尼】。孔子名丘,春秋鲁国人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颜回见仲尼,请行。”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紇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,祷於尼丘得孔子。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。生而首上圩顶,故因名曰丘云,字仲尼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铭箴》:“周公慎言于金人,仲尼革容于欹器。”唐张说《大唐祀封禅颂》:“仲尼叙帝王之书。”明顾绛《述古》诗:“仲尼贵多闻,汉人犹近古。”鲁迅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四》:“掉了一顶帽子,又有何妨呢,却看得这么严重,实在是上了仲尼先生的当了。”

【司寇】官名。夏殷已有之。周为六卿之一,曰秋官大司寇。掌管刑狱、纠察等事。春秋列国亦多置之。孔子尝为鲁司寇,因与季氏不合而去。清时别称刑部尚书为大司寇,侍郎为少司寇。唐张说《唐西台舍人赠泗州刺史徐府君碑》:“夫君子大守道而小守位,污隆随时,屈伸以义,去令尹而不愠,失司寇而遂行。”清阮元《小沧浪笔谈》卷二:“尊人松石先生,与张得天司寇为莫逆交。”按,张得天,名照,雍正间官至刑部尚书。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盛司寇》:“公曰:‘臣为司寇,尽职而已。’”按,盛安,乾隆十年迁刑部尚书。参阅《书·洪范》、《周礼·秋官·大司寇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