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篇见成败,摘句屡谘询
终篇见成败,摘句屡谘询释义
【终篇】。汉贾谊《吊屈原文》:“屈原,楚贤臣也,被谗放逐,作《离骚赋》。其终篇曰:‘已矣哉!国无人兮,莫我知也。’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想入云霄之际,作者神魂飞越,如在梦中,不至终篇,不能返魂收魄。”2.终竟全篇。晋陆机《文赋》:“恒遗恨以终篇,岂怀盈而自足。”
【见】《唐韻》《廣韻》古甸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經電切,堅去聲。《說文》視也。从目从儿。《易·乾卦》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。《疏》德被天下,爲萬物所瞻覩。《書·立政》灼見三有俊心。《禮·王制》問百年者就見之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,春見曰朝,夏見曰宗,秋見曰覲,冬見曰遇,時見曰會,殷見曰同。《註》此六禮者,以諸侯見王爲義。《史記·五帝紀》舜擇吉月日,見四嶽、諸牧、班瑞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未得省見。《註》言不爲所拔識也。又《通鑑》漢武帝元光五年,張湯、趙禹定律令,務在深文,作見知法。詳矢部知字註
【成败】成功与失败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良医知病人之死生,圣主明於成败之事。”晋袁宏《后汉纪·光武帝纪一》:“及迫急,世祖为画成败,皆从所言。”《旧唐书·李密传赞》:“及偃师失律,犹存麾下数万众,苟去猜忌,疾趣黎阳,任世勣为将臣,信魏徵为谋主,成败之势,或未可知。”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五:“后世功禹而忘鯀,是执於成败之见耳。”郁达夫《病闲日记》:“此番上上海后,当戒去烟酒,努力奋斗一番,事之成败,当看我今后立志之坚不坚。”2.指失败。用于偏义。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先帝尝与太后不快,几至成败。”北魏杨衒之《洛
【摘句】摘录文章诗歌之句。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“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”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《续晋阳秋》:“寧康三年九月九日,帝讲《孝经》,僕射谢安侍坐,吏部尚书陆纳、兼侍中卞耽读,黄门侍郎谢石、吏部袁宏兼执经,中书郎车胤、丹阳尹王混摘句。”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陆放翁诗》:“放翁古今体诗,每结处必有兴会、有意味……今就近体中摘句於后,使人见其功力之精。”
【屡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遇切,音慮。數也。《增韻》煩數。又疾也。《詩·周頌》屢豐年。《書·益稷》屢省乃成。《註》屢,數也,當數顧省汝成功也。或作婁。
【谘询】1.征求意见。汉王逸《九思·疾世》:“纷载驱兮高驰,将諮询兮皇羲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贺邵传》“邵年四十九”裴松之注引晋虞预《晋书》:“时朝廷初建,动有疑议,宗庙制度皆循所定,朝野諮询,为一时儒宗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诸子》:“至鬻熊知道,而文王諮询。”宋张齐贤《洛阳搢绅旧闻记·白中令知人》:“中令在北京日,素与周祖亲洽。周太祖屡召中令諮询戎事。”王重民《<徐光启集>序言》:“在博访谘询以外,进而通过试验,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。”2.询问,打听。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秀姑》:“他日归来,倘失於记忆,但於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