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忘苦苦,独自愧兢兢

众人忘苦苦,独自愧兢兢

诗句读音
众人忘苦苦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
韵脚:上十姥
拼音: zhòng rénwàngkǔ
独自愧兢兢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dú zìkuìjīng jīng

众人忘苦苦,独自愧兢兢释义

【众人】商周时代的农业生产者。《诗·周颂·臣工》:“命我众人,庤乃钱鎛。”高亨注:“众人,指农奴。”2.一般人,群众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君子之所为,众人固不识也。”南朝宋谢灵运《石门新营所住》诗:“匪为众人説,冀与智者论。”唐元稹《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》诗之三:“人亦有相爱,我尔殊众人。”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真人之心,若珠在渊;众人之心,若瓢在水。”清唐甄《潜书·虚受》:“傲者,人之恒疾;岂惟众人,圣贤亦惧不免。”3.大家。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。《楚辞·渔父》: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。”《百喻经

【忘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武方切《正韻》無方切,音亡。《說文》不識也。《增韻》忽也。又遺也。《書·微子之命》予嘉乃德,曰篤不忘。謂不遺也。又《儀禮·士冠禮》壽考不忘。《註》長有令名,不忽然而遽盡也。又善忘,病也。《莊子·達生篇》氣下而不上,則使人善忘。又坐忘,無思慮也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回坐忘。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巫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無放切,音妄。《韻會》棄忘也。《增韻》遺忘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司刺》三宥,一曰遺忘。又志不在也。《左傳·隱七年》鄭伯盟,歃如忘。《註》志不在于歃血也。又《韓愈·別竇司直詩》中盤進橙栗,投擲

【苦】《唐韻》康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孔五切,音。《說文》大苦,苓也。《詩·唐風》采苦采苦,首陽之下。《傳》苦,苦菜也。陸璣云:生田及山澤中,得霜甜脃而美。《謝靈運·山居賦》二箭殊葉,四苦齊味。《自註》四苦:靑苦、白苦、紫苦、黃苦。又味也。《書·洪範》炎上作苦。《詩·邶風》誰謂荼苦,其甘如薺。又《集韻》勤也。《孟子》必先苦其心志。又患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非徒病腫,又苦盭。又《類篇》急也。又《博雅》悵也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快也。楚曰苦,秦曰了。《郭璞曰》苦而爲快,猶以臭爲香,治爲亂,反覆用之也。又去聲。《正韻》苦故切

【独自】一个人;单独。五代齐己《怀洞庭》诗:“中宵满湖月,独自在僧楼。”宋王安石《梅花》诗: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”老舍《茶馆》第一幕:“马五爷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,独自坐着喝茶。”2.唯独;单单。唐刘禹锡《浪淘沙》词:“衔泥燕子争归舍,独自狂夫不忆家。”唐刘湾《即席赋露中菊》诗:“受气何曾异,开花独自迟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十回:“﹝岫烟﹞想起‘许多姐妹们在这里,没有一个下人敢得罪他的,独自我这里,他们言三语四……’想来想去,终是没意思。”

【愧】《廣韻》俱位切《集韻》基位切,音騩。《爾雅·釋言》慙也。《詩·大雅》尚不愧于屋漏。《皇極經世》無愧於口,不若無愧於身。無愧於身,不若無愧於心。 本作媿,从女。或从恥省作聭。亦作謉。

【兢兢】1.小心谨慎貌。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毛传:“兢兢,戒也。”唐陈子昂《为张著作谢父官表》:“夙夜兢兢,祗惕若厉。”明归有光《金君守斋墓志铭》:“世道沦斁,为善者兢兢惧不能免。”任鸿隽《岁暮杂咏》:“谁能学懦夫,履薄徒兢兢。”2.恐惧貌。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:“兢兢业业,如霆如雷。”毛传:“兢兢,恐也。”3.强壮貌。《诗·小雅·无羊》:“尔羊来思,矜矜兢兢,不騫不崩。”毛传:“矜矜兢兢,以言坚彊也。”4.精勤貌。唐康骈《剧谈录·元相国谒李贺》:“唐人最拈弄小説……李文饶、刘宾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