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兴宗衮留衣钵,大有苍生望作霖

中兴宗衮留衣钵,大有苍生望作霖

诗句读音
大有苍生望作霖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
拼音: dà yǒucāng shēngwàngzuò lín
中兴宗衮留衣钵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zhōng xīngzōnggǔnliúyī bō

中兴宗衮留衣钵,大有苍生望作霖释义

【大有】《易》卦名。即乾下离上。象征大,多。《易·序卦》:“与人同者,物必归焉,故受之以《大有》。”高亨注:“《大有》,所有者大,所有者多也。”2.丰收。唐储光羲《观竞渡》诗:“能令秋大有,鼓吹远相催。”明徐渭《先除夕二日雪甚如婴儿拳》诗:“明年从大有,连岁却餘殃。”《镜花缘》第四十回:“今登极以来,十有餘年,屡逢大有,天下太平。”

【苍生】草木丛生之处。《书·益稷》:“帝光天之下,至于海隅苍生。”孔传:“光天之下,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,言所及广远。”2.指百姓。《文选·史岑<出师颂>》:“苍生更始,朔风变律。”刘良注:“苍生,百姓也。”唐杜甫《行次昭陵》诗:“往者灾犹降,苍生喘未苏。”明杨慎《李光弼中潬之战》:“儒者纸上之语,使之当国,岂不误苍生乎?”邹韬奋《经历》三二:“有害尽苍生的党,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。”3.骂落第秀才的话。宋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三五出:“状元真大才,衙门面向两扇开。你还不曾会读书,苍生还相见,休要来。”

【望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巫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無放切,音。《說文》出亡在外,望其還也。从亡,朢省聲。《釋名》望,惘也,視遠惘惘也。《詩·邶風》瞻望弗及。又《詩·大雅》令聞令望。《疏》爲人所觀望。又《孟子》望望然去之。《趙岐註》慚愧之貌也。《朱傳》去而不顧之貌。又《博雅》覗也。《韻會》爲人所仰曰望。又責望。又怨望。又祭名。《書·舜典》望于山川。《傳》皆一時望祭之。《公羊傳·僖三十一年》望者何,望祭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武方切《正韻》無方切,音亡。義同。《詩·小雅》萬夫所望。《釋文》協韻音亡。又《釋名

【作霖】《书·说命上》:“若济巨川,用汝作舟楫;若岁大旱,用汝作霖雨。”孔传:“霖,三日雨。霖以救旱。”原谓充作救旱之雨,后以指降甘霖或下雨。唐杜牧《云》诗:“莫隐高唐去,枯苗待作霖。”唐卢殷《欲销云》诗:“如逢作霖处,当为起氤氲。”

【中兴】振兴;转衰为盛。《诗·大雅·烝民序》:“任贤使能,周室中兴焉。”南朝梁钟嵘《诗品·总论》:“太原中,三张二陆、两潘一左,勃尔復兴,踵武前王,风流未沫,亦文章之中兴也。”宋王观国《学林·中兴》:“中兴者,在一世之间,因王道衰而有能復兴者,斯谓之中兴。”特指恢复并非由本人失去的帝位。2.特指恢复并非由本人失去的帝位。宋陆游《南唐书·萧俨传》:“儼独建言:帝王,己失之,己得之,谓之反正;非己失之,自己復之,谓之中兴。”3.偏安的讳称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在晋中兴,玄风独善。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涉务》:“

【宗】《唐韻》作冬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祖賨切《正韻》祖冬切,音。《說文》尊祖廟也。《白虎通》宗者何,宗有尊也,爲先祖主也,宗人之所尊也。《郉昺曰》宗者,本也。廟號不遷,最尊者祖,次曰宗,通稱曰宗廟。《禮·祭法》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,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,殷人祖契而宗湯,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。《賈誼曰》祖有功,宗有德也。又流派所出爲宗。《禮·喪服小記》別子爲祖,繼別爲宗,繼禰爲小宗。《程頤曰》凡言宗者,以主祭祀爲言,人宗於此而祭祀也。又同姓曰宗。《詩·大雅》宗子維城。《註》同姓也。又《書·舜典》禋于六宗。《註》謂所尊祭者

【衮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古本切,音滚。天子服也。《正韻》龍衣法服也。《說文》天子享先王,卷龍繡于下幅,一龍蟠阿上向。《詩·豳風》我覯之子,袞衣繡裳。《周禮·天官·司服》享先王,則袞冕。《註》兗,龍衣也。《儀禮·覲禮》天子袞冕負斧扆。《註》袞衣者,裨之上也。又與卷通。《禮·王制》三公一命卷。《註》卷,俗讀也,其通則曰袞。又袞袞。《晉書·王戎傳》裴頠論前言往行,袞袞可聽。又《韻會》亦作裷。《荀子·富國篇》天子袾裷衣冕。 與袞同。漢典考證:〔《荀子·富國篇》天子袾裷衣冕。通作袞。〕 謹照原文通作袞改與袞同。 考

【衣钵】“衣钵”。1.佛教僧尼的袈裟与饭盂。唐崔颢《赠怀一上人》诗:“竹房见衣鉢,松宇清身心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和尚收拾衣鉢被窝,打个包儿,做成一担,寻根竹子,挑出菴门。”清张尔岐《蒿庵闲话》卷一:“六祖衣鉢,传自达磨,藏广东传法寺。衣本西方诸佛传法信器,鉢则魏主所赐。”秦牧《艺海拾贝·惠能和尚的偈语》:“﹝惠能﹞在原籍死后移灵曲江南华寺,六十年代初南华寺还有他的‘真身’和‘衣钵’。”2.佛家以衣钵为师徒传授之法器,因引申指师传的思想、学问、技能等。宋苏轼《再和许朝奉》:“传家有衣钵,断狱尽《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