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心私自儆,何以为我戒
中心私自儆,何以为我戒释义
【何以】1.用什么;怎么。《诗·召南·行露》:“谁谓雀无角?何以穿我屋。”《南史·陈后主纪》:“监者又言:‘叔宝常耽醉,罕有醒时。’隋文帝使节其酒,既而曰:‘任其性,不尔何以过日?’”明高启《卧东馆简诸友生》诗:“何以度兹运?相勗蹈其常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八:“为着人生,不得不别离,却又禁不起别离,你们何以慰我?”2.为什么。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:“天何以刺?何神不富?”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夫顓臾,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,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。何以伐为?”唐韩愈《秋怀》诗之七:“我无汲汲志,何以有此憾?”《续资治
【为我】战国时期杨朱主张的“损一毫利天下不与,悉天下奉一身不取”的学说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
【戒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古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拜切,音介。《說文》警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警戒無虞。又諭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戒之用休。又告也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主人戒賔。《註》告也。《聘禮》戒上介亦如之。《註》猶命也。又《廣韻》愼也,具也。又備也。《易·萃卦》戒不虞。《註》備不虞也。又《易·繫辭》聖人以此齊戒。《註》洗心曰齊,防患曰戒。《朱子·本義》湛然純一之謂齊,肅然警惕之謂戒。又守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掌固》夜三鼜以號戒。《註》謂擊鼓行夜戒守也。又《司馬法》鼓夜半三通,號爲晨戒。又通作誡。《易·繫辭》小懲而大誡
【中心】1.心中。《诗·王风·黍离》:“行迈靡靡,中心摇摇。”宋陈亮《酌古论·桑维翰》:“虽能快中心之所欲,而后世之被其患盖有不可胜道者。”清陈梦雷《西郊杂咏》之四:“拥衾不敢寐,中心伤且悼。”2.衷心。《诗·小雅·彤弓》:“我有嘉宾,中心貺之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苟中心图民,智虽不及,必将至焉。”《醒世恒言·陈多寿生死夫妻》:“若舍亲家踌蹰之际,全仗三老攛掇一声,説陈某是中心计较,不是虚情。”3.正中央,指跟四周的距离相等的位置。唐徐夤《题福州天王阁》诗:“三门里面千层阁,万井中心一朵山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
【私自】;亲自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又私自送往迎来,弔死问疾,养孤长幼在其中。”唐李嘉祐《晚登江楼有怀》诗:“心閒鸥鸟时相近,事简鱼竿私自亲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:“老祖宗今儿也不告诉人,私自就来了。”2.私下;暗自。唐高适《别董大》诗之二:“六翮飘颻私自怜,一离京洛十餘年。丈夫贫贱应未足,今日相逢无酒钱。”宋苏轼《上蔡省主论放欠书》:“軾於门下,踪迹絶疎,然私自揆度,亦似见知於明公者。”明袁宏道《戏题斋壁》诗:“举眼尽无欢,垂头私自鄙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》:“沪宁的克复,在看见电报的
【儆】《韻會》舉影切,音景。戒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儆戒無虞。《春秋·宣十二年》在軍,無日不討,軍實而申儆之。亦與警通。又《廣韻》渠敬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映切,音競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