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言不售耳,直面屡得唾

忠言不售耳,直面屡得唾

诗句读音
直面屡得唾平仄:平 仄 仄 平 仄
韵脚:去三十九過
拼音: zhí miànlǚdé|děi|detuò
忠言不售耳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
韵脚:上六止
拼音: zhōng yánbù shòuěr

忠言不售耳,直面屡得唾释义

【直面】;面对。《宋艳》卷一引宋范公偁《过庭录》:“有茶肆妇人,文及甫之旧妾也。与佛牙主通,被盗,讼至府,事连佛牙主,侍郎忽省前过,知其文氏妾,恐有所请,就庭下直面鞫勘。”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纪念刘和珍君》:“真的猛士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。”沙汀《呼嚎》:“廖二嫂高声大叫,翻身直面着长马褂。”

【屡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遇切,音慮。數也。《增韻》煩數。又疾也。《詩·周頌》屢豐年。《書·益稷》屢省乃成。《註》屢,數也,當數顧省汝成功也。或作婁。

【得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多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的則切,音德。《說文》行有所得也。《玉篇》獲也。《韻會》凡有求而獲皆曰得。又賦受亦曰得。《易·乾卦》知得而不知喪。《禮·曲禮》臨財毋苟得。《左傳·定九年》凡獲器用曰得,得用焉曰獲。《孟子》求則得之。又貪也。《論語》戒之在得。又《韻會》與人契合曰相得。《王褒·聖主得賢臣頌》聚精會神,相得益章。又得得,唐人方言,猶特地也。《全唐詩話》貫休入蜀,以詩投王建曰:一瓶一鉢垂垂老,千水千山得得來。又叶都木切,音篤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罪莫大於可欲,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大於欲得

【唾】《唐韻》湯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吐臥切,音毻。《說文》口液也。《禮·曲禮》讓食不唾。又《內則》不敢唾洟。《左傳·僖三十三年》不顧而唾。 《說文》本作。或作涶《廣韻》作涶。涶字作水。漢典考證:〔《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》不顧而唾。〕 謹照原文二十三年改三十三年。 考證:〔《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》不顧而唾。〕 謹照原文二十三年改三十三年。 ZDIC.NET汉典

【忠言】。《荀子·致士》:“忠言、忠説、忠事、忠谋、忠誉、忠愬,莫不明通。”宋王安石《送江宁彭给事赴阙》诗:“劲操比松寒不挠,忠言如药苦非甘。”范文澜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:“太子毅然陈大计,献忠言。”

【不售】卖不出去。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:“既阻我德,贾用不售。”郑玄笺:“如卖物之不售。”唐柳宗元《钴鉧潭西小丘记》:“唐氏之弃地,货而不售。”宋秦观《谢王学士书》:“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,操数寸之管,书方尺之纸,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,而己独碌碌抱不售之器以自滨於飢寒。”2.指嫁不出去。汉刘向《列女传·齐钟离春》:“﹝钟离春﹞年四十无所容入,衒嫁不售……谓謁者曰:‘妾,齐之不售女也。’”唐杜甫《负薪行》:“更遭丧乱嫁不售,一生抱恨长咨嗟。”唐李商隐《无题》诗之四:“东家老女嫁不售,白日当天三月半。”3.指考试不中

【耳】《唐韻》而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忍止切,音洱。《說文》主聽也。《易·說卦》坎爲耳。《管子·水地篇》腎發爲耳。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肝主耳。《白虎通》耳者,腎之也。又俗以塗巷語爲信曰耳食。《史記·六國表》此與以耳食何異。《註》耳食,不能知味也。又凡物象耳形者,皆曰耳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有雉登鼎耳。《後漢·五行志》延熹中,京都幘顏短耳長。又《韻會》助語辭。《論語》女得人焉耳乎。《禮·祭統》夫銘者,壹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。又《正韻》語決辭。《史記·高祖紀》與父老約法三章耳。又《詩·魯頌》六轡耳耳。《傳》耳耳然至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