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流遍六虚,升降靡差忒
周流遍六虚,升降靡差忒释义
【升降】1.登高与趋下。《魏书·安定王休传》:“至乃居冈饮涧,井谷秽杂,昇降劬劳,往还数里。”2.上前与后退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杂艺》:“别有博射,弱弓长箭,施於準的,揖让昇降,以行礼焉。”3.升进与黜退。南朝齐张充《与尚书令王俭书》:“从横万古,动默之路多端;纷纶百年,昇降之徒不一。”1.上升下降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居丧之礼……升降不由阼阶,出入不当门隧。”宋曾巩《请改官制前预选官习行逐司事务札子》:“以其位之升降,为其任之烦简。”2.盛衰。《书·毕命》:“道有升降,政由俗革。”蔡沉集传:“有升有降,犹言
【靡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文彼切《廣韻》文被切《集韻》母被切《韻會》母彼切,音骳。《說文》披靡也。《廣韻》偃也。《左傳·莊十年》望其旗靡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項王大呼馳下,漢軍皆披靡。《註》正義曰:靡,言精體低垂。又《玉篇》侈靡,奢侈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司市》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。《註》靡,謂侈靡也。《禮·檀弓》若是其靡也。《戰國策》專淫逸侈靡。又《揚子·方言》私小也。秦晉曰靡。《註》靡,細好也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靡曼美色於後。《註》張揖曰:靡,細也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靡,無也。《書·咸有一德》命靡常。《詩·邶風》靡日不思
【差忒】差错;误差。《吕氏春秋·季夏》:“是月也,命妇官染采,黼黻文章,必以法故,无或差忒。”《旧五代史·汉书·隐帝纪下》:“尝因乾象差忒,宫中或有怪异。”宋叶适《故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》:“论承平至渡江公卿行事本末,其人贤不肖,无一差忒。”太平天囯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《唐志》又谓天为动物,久则差忒,不得不屡变其法以求之。”章炳麟《建立宗教论》:“今有四时辰表,甲者密合晷景,无所差忒。”
【周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職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之由切,音州。《廣韻》徧也。《易·繫辭》知周乎萬物。又至也。《書·泰誓》雖有周親,不如仁人。《傳》周,至也。又忠信也。《書·太甲》自周有終。《傳》用忠信有終也。《詩·小雅》行歸于周。《論語》君子周而不比。《註》忠信爲周,阿黨爲比。又終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以周事子。《註》周,猶終竟也。又《說文》密也。《管子·樞言篇》先王貴當貴周,周者不出于口,不見于色,一龍一蛇,一日五化,之謂周。《註》深密不測,故周也。又曲也。《詩·唐風》生于道周。《傳》周,曲也。又《詩·周南疏》周
【流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力求切,音留。《說文》水行也。《爾雅·釋言》流,覃也。《疏》謂水之流,必相延及。《詩·大雅》如川之流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流,擇也,求也。《詩·周南》左右流之。又下也。《詩·豳風》七月流火。又流漫無節制也。《禮·樂記》樂勝則流。又《書·禹貢》二百里流。《禮·王制》千里之外曰采,曰流。又放也。《書·舜典》流宥五。又視不端諦曰流。《左傳·成六年》鄭伯視流而行速。又走也。《戰國策》楚襄王流淹于城陽。《註》謂走而自匿。又《周禮·冬官·玉人註》鼻勺曰流,凡流皆爲龍口。又《前漢·食
【遍】《廣韻》與徧同。詳彳部徧字註。
【六虚】》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。爻分阴阳,每卦之爻变动无定,故爻位称虚。《易·繫辞下》:“《易》之为书也不可远,为道也屡迁,变动不居,周流六虚。”韩康伯注:“六虚,六位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阴阳周徧流动在六位之虚。六位言虚者,位本无体,因爻始见,故称虚也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其数以《易》大衍之数五十,其用四十九,成阳六爻,得周流六虚之象也。”明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良知即是《易》,其为道也屡迁,变动不居,周流六虚,上下无常,刚柔相易,不可为典要。”2.上下四方。《列子·仲尼》:“用之弥满,六虚废之,莫知其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