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游大夫蠡,放浪太史迁
周游大夫蠡,放浪太史迁释义
【放浪】放纵不受拘束。晋郭璞《客傲》:“不恢心而形遗,不外累而智丧,无巖穴而冥寂,无江湖而放浪。”唐吴筠《高士咏·柏成子高》:“大禹受禪让,子高辞诸侯。退躬适外野,放浪夫何求。”《明史·文苑传二·唐寅》:“寅耻不就,归家益放浪。”丁玲《韦护》第二章三:“他早先对于她的印象,只以为是有点美好和聪明而放浪的新型女性。”2.指行为不检点。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韩樾子》:“适小红送茶至,韩戏捻其腕,红微笑睨之曰:‘小娘甫出门,郎君便尔放浪耶!’”茅盾《子夜》八:“﹝冯云卿﹞仿佛觉得自己的‘运气不好’和姨太太的放浪多少有几分
【太】《集韻》他蓋切,音汰。與大泰同。《說文》滑也。一曰大也,通也。○按經史太字俱作大。如大極、大初、大素、大室、大、大廟、大學及官名大師、大宰之類。又作泰,如泰卦、泰壇、泰誓、泰春、泰夏、泰秋、泰冬之類。范氏撰《後漢書》父名泰,避家諱,攺从太。毛氏韻增,經史古太字無點,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,非。《字彙》引之,失考。又姓。文王四友太顚之後。見《統譜》。又叶力至切,音利。《歐陽修·祭龍文》宜安爾居,靜以養智。冬雪春雨,其多已太。又《集韻》他達切,音獺。太末,漢縣名。在會稽西南。 亦作太。
【史迁】迁的别称。司马迁为太史令、掌修史,故称。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<后贤志>序》:“史迁之记,详於秦汉;班生之书,备乎哀平。”明张煌言《李陵论》:“世以李陵报苏子卿书,出自史迁之笔。”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三篇:“故自史迁以来,均谓周之要本,归於老子之言。”
【周游】见“周游”。亦作“周游”。1.到处游说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又游士八千人,奉之以车马衣裘,多其资粮,财币足之,使出周游於四方。”2.遍游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附唐司马贞《索隐述赞》:“太史良才,寔纂先德。周游歷览,东西南北。”《说唐》第四三回:“我们如今周游列国,到处为家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:“他愿意摆脱一切俗事,到深远的山中去读书,或是乘着大船,在海中周游世界一遭。”3.周旋,盘旋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今夫御者,马体调於车,御心和於马,则歷险致远,进退周游,莫不如志。”4.引申为徘徊,走来走去。宋王谠
【大夫】古职官名。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、大夫、士三等;各等中又分上、中、下三级。后因以大夫为任官职者之称。秦汉以后,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,备顾问者有谏大夫、中大夫、光禄大夫等。唐宋尚存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,明清全废。2.爵位名。如秦汉分爵位为公士、上造等二十级,其中大夫居第五级,官大夫为第六级,公大夫为第七级,五大夫为第九级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。隋、唐、明、清的光禄大夫、荣禄大夫原为文职散官的称谓,专为封赠时用。1.宋医官别设官阶,有大夫、郎、医效、祗候等。见宋洪迈《容斋三笔·医职冗滥》。后称医生为大夫。冰心《我
【蠡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盧啓切《集韻》里弟切,音禮。《說文》蟲齧木中也。又彭蠡,澤名。《書·禹貢》東匯澤爲彭蠡。《註》彭蠡,在揚州之西界。又鄰知切,音離。《史記·匈奴傳》置左右賢王,左右谷蠡。又《韻會》憐題切,音黎。瓠瓢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以蠡測海。又《唐韻古音》落戈切,音騾。義同。又《玉篇》蠡蠡,行列貌。《劉向·九歎》登長陵而四望兮,覽芷圃之蠡蠡。又山名。《揚雄·長楊賦》燒熐蠡。《註》熐蠡,山名。又人名。《晉書·姚弘載記》姚墨蠡。《宋書·桂陽王休範傳》杜墨蠡。又與螺通。《類篇》蚌屬。聖人法蠡蚌,而閉戸見文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