状貌如妇人,光明膏粱肌

状貌如妇人,光明膏粱肌

诗句读音
光明膏粱肌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
韵脚:上平六脂
拼音: guāng mínggāo liáng1
状貌如妇人平仄:仄 仄 平 仄 平
拼音: zhuàng màorúfù rén

状貌如妇人,光明膏粱肌释义

【光明】光亮;明亮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《诗》云:‘如霜雪之将将,如日月之光明。’”汉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是以皇城之内,宫室光明,闕庭神丽。”《古今小说·木绵庵郑虎臣发迹》:“一日,理宗皇帝游苑,登凤凰山,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,一片光明。”鲁迅《彷徨·祝福》:“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,瓦楞上已经雪白,房里也映得较光明。”2.照耀;辉映。《易·谦》:“天道下济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”孔颖达疏:“光明者,谓三光垂耀而显明也。”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昭君丰容靚饰,光明汉宫,顾影裴回,竦动左右。”刘师培《骈文读本序》:“故

【膏粱】1.肥美的食物。《国语·晋语七》:“夫膏粱之性难正也。”韦昭注:“膏,肉之肥者;粱,食之精者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崇教》:“﹝王孙公子﹞鼻饜乎兰麝,口爽於膏粱。”唐刘禹锡《武夫词》:“今来从军乐,跃马飫膏粱。”闻一多《奇迹》诗:“我不能不节省点,把藜藿权当作膏粱。”2.借指富贵人家及其后嗣。晋袁宏《后汉纪·顺帝纪二》:“诸侍中皆膏粱之餘,势家子弟,无宿德名儒可顾问者。”《晋书·范宁传》:“王何叨海内之浮誉,资膏粱之傲诞,画螭魅以为巧,扇无检以为俗。”宋曾敏行《独醒杂志》卷十:“蔡京诸孙,生长膏粱,不知稼穡。

【肌】《唐韻》居夷切《集韻》居狋切《韻會》居宜切,音飢。《說文》肉也。《玉篇》肌膚也。《正韻》膚肉。《正字通》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。《釋名》肌,懻也。膚幕堅懻也。又密肌,蟲名。《爾雅·釋蟲》密肌,繼。英《註》未詳。又《韻會》或作。《列子·黃帝篇》骨不。又《集韻》居氣切,音旣。體也。

【状貌】皃”。1.相貌,容貌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豫让又漆身为厉,灭鬚去眉,自刑以变其容,为乞人而往乞,其妻不识,曰:‘状貌不似吾夫,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。’”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荀士逊》:“状貌甚丑,以文辞见用。”元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第四折:“我如今状貌堂堂,威风赳赳,志气凌云。”叶圣陶《夜》:“那老妇人的状貌没有什么特点,额上虽已画上好几条皱纹,还不见得怎么衰老。”2.外貌;形状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光曜不得问,而孰视其状貌,窅然空然。”汉淮南小山《招隐士》:“白鹿麏麚兮,或腾或倚。状皃崯崯兮峨峨,凄凄兮漇漇。

【妇人】人”。1.古代士之妻称妇人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之妃曰后,诸侯曰夫人,大夫曰孺人,士曰妇人,庶人曰妻。”2.成年女子的通称,多指已婚者。《易·恒》:“妇人吉,夫子凶。”《墨子·非攻下》:“农夫不暇稼穡,妇人不暇纺绩织紝。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:“妇人之性,率宠子壻而虐儿妇。”唐罗隐《谗书·拾甲子年事》:“谷竟从逆,呜呼,谋及媍人者必亡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七回:“早望见一个酒店,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。”茅盾《野蔷薇·诗与散文》:“他霍地转过身来,便和一位身材苗条的妇人面对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