壮阳当用事,大夏蒸炎歊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壮阳当用事 | 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: zhuàng yángdāng|dàngyòng shì |
大夏蒸炎歊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拼音: dà|dài|tàixiàzhēngyán xiāo |
壮阳当用事,大夏蒸炎歊释义
【壮阳】的阳气。古代阴阳五行说认为春、夏主阳,秋、冬主阴,阳气至夏季最盛。宋欧阳修《大热》诗之一:“壮阳当用事,大夏蒸炎歊。”2.中医术语。犹言强肾。中医学认为:腹为阴,肾为阴中之阴,肾虚者应补阳,故称。参阅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。
【当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都郞切,黨平聲。《說文》田相値也。从田,尚聲。又《玉篇》任也。《論語》當仁不讓於師。《晉語》夫幸,非福非德不當雍。《註》當,猶任也。又《廣韻》敵也。《禮·王制》次國之上卿,位當大國之中,中當其下,下當其上大夫。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傳》學兵法,言兵事,以天下莫能當。又直也。《禮·內則》妻不在,妾御莫敢當夕。又遇也。《左傳·昭七年》聖人有明德者,若不當世,其後必有達人。《禮·曲禮》當食不歎。又適可也。《易·履卦》夬履貞厲,位正當也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逢滑當公而進。《註》當公
【用事】1.谓有所事。指行祭祀之事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祝》:“过大山川,则用事焉。”郑玄注:“用事,亦用祭事告行也。”《穀梁传·定公四年》:“﹝蔡昭公﹞归,乃用事乎汉”范宁注:“用事者,祷汉水神。”2.谓有所事。指执法行刑。《商君书·赏刑》:“晋文公将欲明刑,以亲百姓,于是合诸侯大夫于侍千宫,颠頡后至,吏请其罪,君曰:‘用事焉。’吏遂断颠頡之脊以徇。”3.谓有所事。指起兵;使用武力。《汉书·田儋传》:“且秦復得志於天下,则齮齕首用事者坟墓矣。”颜师古注:“首用事,谓起兵而立号者也。”五代罗隐《谗书·书马嵬驿》:“天
【大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蓋切。《正韻》度柰切,音汏。小之對。《易·乾卦》大哉乾元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域中有四大,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《莊子·天地篇》不同同之謂大。《則陽篇》天地者,形之大。隂陽者,氣之大。又初也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天子視學,大昕鼓徵。《註》日初明,擊鼓徵召學士,使早至也。又徧也。《禮·郊特牲》大報天而主日。又肥美也。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》士羞,庶羞皆有大,贊者辨取庶羞之大,以授賓。《註》大,以肥美者特爲臠,所以祭也。又過也。《戰國策》無大大王。又長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珪大尺二寸謂之
【夏】〔古文〕昰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胡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亥駕切,音暇。四時,二曰夏。《釋名》假也。寬假萬物,使生長也。《前漢·魏相傳》南方之神炎帝,秉禮,執衡,司夏。又《廣韻》胡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亥雅切,音下。中國曰華夏。《書·康誥》用肇造我區夏。《詩·周頌》肆于時夏。又國號。禹受舜禪,易虞爲夏。又國名。《史記·大宛傳》大夏,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。《晉史》赫連勃勃。《宋史》李元昊,僭國號曰夏,屬今寧夏。又澤名。《書·禹貢》雷夏旣澤。又大夏,禹樂名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司樂舞大夏,以祭山川。鍾師掌金奏,凡樂事,
【蒸】《唐韻》煑仍切,音烝。《說文》折麻中榦也。《詩·小雅》以薪以蒸。《箋》麤曰薪,細曰蒸。《周禮·天官·甸師》帥其徒以薪蒸,役外內饔之事。《疏》自然小者曰蒸也。又衆也。《詩·大雅》天生蒸民。又地名。《吳越春秋》吳王召公孫聖,使門人提之蒸丘。又通烝。《爾雅·釋天》冬祭曰蒸。《註》進品物也。又《類篇》諸應切,音證。氣之上達也。《列子註》溫蒸同乎炎火,音去聲。《潘尼·苦雨賦》氣觸石而結蒸,雲膚合而仰浮。 《羣經音辨》蒸,經典蒸祭之蒸多去草,以此爲薪蒸。漢典考證:〔《周禮·天官·甸師》帥其徒,以薪蒸役內外饔之事。《註
【炎歊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