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心求出离,辄莫染贪淫

专心求出离,辄莫染贪淫

诗句读音
专心求出离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zhuān xīnqiúchū lí
辄莫染贪淫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zhé mòrǎntān yín

专心求出离,辄莫染贪淫释义

【专心】专一,一心不二。《韩非子·忠孝》:“专心於事主者,为忠臣。”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初,嚣遣臣东,谓臣曰:‘本欲为汉,愿足下往观之。於汝意可,即专心矣。’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二三章:“焦振茂干活的时候非常专心,旁边就是有变戏法、唱戏的,也不能扰乱他。”2.指专一之心。唐慧偘《听独杵捣衣》诗:“令君闻独杵,知妾有专心。”3.齐心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大王诚能听臣,六国从亲,专心并力壹意,则必无彊秦之患。”

【求】《唐韻》巨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尤切,音裘。《說文》索也。《增韻》覓也,乞也。《易·乾卦》同氣相求。《詩·大雅》世德作求。又招來也。《禮·學記》發慮憲,求善良。又等也。《書·康誥》用康乂民作求。《傳》求,等也。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。又山水名。《山海經》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。求水出于其上,潛于其下。又姓。《三輔決錄》漢有求仲。又與裘通。《說文》裘字,古省作求。又與球通。《柳宗元·饗軍堂記》琉球作流求。又《集韻》恭于切,音拘。與蛷同。肌蛷,蟲名。或省作求。又《韻補》叶渠之切,音奇。《班昭·東征賦》貴賤貧富不可

【出离】犹佛家所谓涅槃。《华严经》五:“调伏众生,令究竟出离。”唐慧能《坛经·行由品》:“五祖曰:‘……世人生死事大,汝等门人,终日供养,祇求福田,不求出离生死苦海。’”明李贽《与周友山书》:“古人以有身为患,故欲出离,以求解脱。”2.走出;离开。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二:“一齐观瞻,见个书生,出离人羣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五六回:“此时天色未晓,敲开店门,去房里取出行李,拴束做一担儿挑了,计算了房钱,出离店肆,投东便走。”鲁迅《华盖集·碰壁之后》:“我装作无所闻见模样,以图欺骗自己,总算已从地狱出离。”3.犹超出

【辄莫】犹遮莫。宋岳珂《桯史·八阵图诗》:“蜀花千枝万枝红,輒莫取次随东风。”

【染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琰切,音冉。《說文》以繒彩爲色。从水杂聲。徐鍇引裴光遠云:从水,水者所以染。从木,木者桅茜之屬。从九,九者染之數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染人掌染帛。《爾雅·釋器》一染謂之縓,再染謂之赬,三染謂之纁。又柔貌。《詩·小雅》荏染柔木。又《博雅》染耦,和諧也。又姓。《姓譜》晉染閔,五代染于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豔切,冉去聲。汚也,漬也。《書·胤征》舊染汚俗,咸與維新。 《韻會》《周禮》染人有上、去二音。 从九會意。俗从丸,非。○按《說文》收水部,今誤入。漢典考證:〔再染

【贪淫】亦作“贪婬”。1.贪得无厌。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:“若韩子奉命以使而求玉焉,贪淫甚矣。”《后汉书·鲜卑传》:“和连才力不及父,亦数为寇抄,性贪淫,断法不平,众畔者半。”明郎瑛《七修类稿·国事·石亨奸党》:“侍郎王伟虽有小才,贪淫狡诈,不行罢黜,安示将来?”《清史稿·高宗纪三》:“壬寅,追论素诚贪淫激变罪,籍产,戍其子於伊犁。”2.贪财好色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程器》:“古之将相,疵咎实多。至如管仲之盗窃,吴起之贪淫,陈平之污点,絳灌之谗嫉,沿兹以下,不可胜数。”范文澜注引《史记·吴起传》:“起闻魏文侯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