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绂白银章,上官佐鄱阳

朱绂白银章,上官佐鄱阳

诗句读音
上官佐鄱阳平仄:仄 平 仄 平 平
拼音: shàng|shǎngguān zuǒpó yáng
朱绂白银章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
韵脚:下平十陽
拼音: zhū fúbái yínzhāng

朱绂白银章,上官佐鄱阳释义

【上】〔古文〕丄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亮切,音尙。在上之上,對下之稱。崇也,尊也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本乎天者親上。又《廣韻》君也。太上極尊之稱。《蔡邕·獨斷》上者,尊位所在。但言上,不敢言尊號。又上日。《書·舜典》正月上日。《註》孔氏曰:上日,朔日也。葉氏曰:上旬之日。曾氏曰:如上戊,上辛,上丁之類。又姓。漢上雄,明上觀,上志。又上官,複姓。又《唐韻》時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是掌切,商上聲。登也,升也,自下而上也。《易·需卦》雲上于天。《禮·曲禮》拾級聚足,連步以上。又進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朔

【官佐】1.官长及其副职。《管子·度地》:“请为置水官,令习水者为吏大夫、大夫佐各一人,率部校长官佐各财足。”2.指军官。张难先《群治学社之始末》:“本社同志介绍新同志入社时,不得介绍官佐,以防不虞。”周恩来《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》:“民众的一切慰劳品,主要的应尽量分给下级官佐与士兵。”

【鄱阳】。春秋楚番邑,秦置番县,汉改鄱阳县。今改波阳县,在江西省东北部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“吴復伐楚,取番”张守节正义引唐李泰《括地志》:“饶州鄱阳县,春秋时为楚东境,秦为番县,属九江郡。汉为鄱阳县也。”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鄱阳暴謔,中酒而作。”刘逵注:“鄱阳人俗性暴急。”明李梦阳《豆莝行》:“鄱阳十日路断截,庐山百姓啼寒饿。”2.指鄱阳湖。明徐祯卿《彭蠡》诗:“茫茫彭蠡口,隐隐鄱阳岑。”

【朱绂】1.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。后多借指官服。《易·困》:“困于酒食,朱紱方来。利用享祀,征凶无咎。”程颐传:“朱紱,王者之服,蔽膝也。”《汉书·韦贤传》:“黼衣朱紱,四牡龙旂。”南朝陈徐陵《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黑貂朱紱,王侯满筵。”唐杜牧《书怀寄中朝往还》诗:“朱紱久惭官借与,白头还嘆老将来。”宋王安石《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》:“它日白衣霄汉志,暮年朱紱水云身。”2.指做官。唐陈子昂《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》:“青霞路絶,朱紱途遥。”《古今小说·吴保安弃家赎友》:“臣今幸沾朱紱,而保安子天祐,食藿悬鶉

【白银】属的一种。古代也用作通货。《南史·徐陵传》:“府库空虚,赏赐悬乏,白银难得,黄札易营。”唐綦毋诚《同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》诗:“白银双闕恋,青竹一龙骑。”元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楔子:“奉圣人的命,着老夫到中书省召集公卿商议,差两员清廉的官,直至陈州,开仓糶米,钦定五两白银一石细米。”吴晗《灯下集·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些问题》:“在明代以前,白银已部分使用。”

【章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諸良切《正韻》止良切,音彰。《說文》樂竟爲一章。从音从十。十,數之終也。又采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五服五章哉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畫繢之事,靑與赤謂之文,赤與白謂之章。又明也。《易·垢卦》品物咸章。《書·洪範》俊民用章。又文章也。《詩·小雅》維其有章矣。《箋》禮文也。又篇章。《詩疏》詩有章句,總義包體,所以明情也。又成事成文曰章。《孟子》不成章不達。《周語》將以講事成章。又《周語》余敢以私勞,變前之大章。《註》表也,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。又條也,程也。《史記·高祖紀》約法三章。《太史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