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竿(籊籊竹竿)

竹竿(籊籊竹竿)

朝代:先秦 | 作者:诗经 | 诗词类型:

竹竿(籊籊竹竿)原文

【竹竿】
籊籊竹竿,以钓于淇。
岂不尔思?远莫致之。
泉源在左,淇水在右。
女子有行,远兄弟父母。
淇水在右,泉源在左。
巧笑之瑳,佩玉之傩。
淇水浟浟,桧楫松舟。
驾言出游,以写我忧。

竹竿(籊籊竹竿)注释版

(tì)籊竹竿,以钓于淇。岂不尔思?远莫致之。
籊籊:长而尖削貌。尔思:想念你。尔,你。致:到。

泉源在左,淇水在右。女子有行,远兄弟父母。
泉源:一说水名。即百泉,在卫之西北,而东南流入淇水。行:远嫁。

淇水在右,泉源在左。巧笑之瑳(cuō),佩玉之傩(nuó)
瑳:玉色洁白,这里指露齿巧笑状。傩:通“娜”,婀娜。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。

淇水滺(yōu)滺,桧(guì)(jí)松舟。驾言出游,以写(xiè)我忧。
滺:河水荡漾之状。楫:船桨。桧、松:木名。桧,柏叶松身。驾言:本意是驾车,这里是操舟。言,语助词,相当“而”字。写:通“泻”,宣泄,排解。

竹竿(籊籊竹竿)译文版

籊籊竹竿,以钓于淇。岂不尔思?远莫致之。
钓鱼竹竿细又长,曾经垂钓淇水上。难道不把旧地想,路远无法归故乡。

泉源在左,淇水在右。女子有行,远兄弟父母。
泉源汩汩流左边,淇水荡荡流右边。姑娘长大要出嫁,父母兄弟离得远。

淇水在右,泉源在左。巧笑之瑳,佩玉之傩。
淇水荡荡流右边,泉源汩汩流左边。嫣然一笑皓齿露,身佩美玉赛天仙。

淇水滺滺,桧楫松舟。驾言出游,以写我忧。
淇水悠悠日夜流,桧木桨儿柏木舟。驾车出游四处逛,以解心里思乡愁。

竹竿(籊籊竹竿)拼音版

【zhú gān 】

【竹竿】

tì tì zhú gān ,yǐ diào yú qí 。

籊籊竹竿,以钓于淇。

qǐ bú ěr sī ?yuǎn mò zhì zhī 。

岂不尔思?远莫致之。

quán yuán zài zuǒ ,qí shuǐ zài yòu 。

泉源在左,淇水在右。

nǚ zǐ yǒu háng ,yuǎn xiōng dì fù mǔ 。

女子有行,远兄弟父母。

qí shuǐ zài yòu ,quán yuán zài zuǒ 。

淇水在右,泉源在左。

qiǎo xiào zhī cuō ,pèi yù zhī nuó 。

巧笑之瑳,佩玉之傩。

qí shuǐ yóu yóu ,guì jí sōng zhōu 。

淇水浟浟,桧楫松舟。

jià yán chū yóu ,yǐ xiě wǒ yōu 。

驾言出游,以写我忧。


竹竿(籊籊竹竿)作者诗经简介

【诗经】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。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。先秦称为《诗》,或取其整数称《诗三百》。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,始称《诗经》,并沿用至今。编集关于《诗经》的编集,汉代有两种说法:①行人采诗说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:「古有采诗之官,王者所以观风俗,知得失,自考正也。」《诗经》305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,而它包括的时间长、地域广,在古代交通不便、语言互异的情况下,如果不是经过有… 诗经详细介绍诗经, 思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