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侯急兵食,冗剩方翦截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诸侯急兵食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:去七志 拼音: zhū hóují bīngshí|sì|yì |
冗剩方翦截 | 平仄: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: rǒngshèngfāngjiǎn jié |
诸侯急兵食,冗剩方翦截释义
【诸侯】1.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。在其统辖区域内,世代掌握军政大权,但按礼要服从王命,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,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。《易·比》:“先王以建万国,亲诸侯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,以征不享,诸侯咸来宾从。”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官爵封建·诸侯》:“《帝王世纪》曰:女媧未有诸侯,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,炎帝世,乃有诸侯,风沙氏叛,炎帝修德,风沙之民自攻其君,则建侯分土自炎帝始也。”郭沫若《中国史稿》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:“为了统治广阔的被征服地区,周初曾大规模分封诸侯,即‘封邦建国’
【急兵】指突然发生的战乱。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七星七星,一名天都,主衣裳文绣,又主急兵盗贼。”《南史·宋元凶劭传》:“始文帝未崩前一日甲夜,太史奏:‘东方有急兵,其祸不测,宜列万人兵於太极前殿,可以销灾。’”宋司马光《范景仁传》:“景仁上执政书,言继嗣不定,将有急兵。”
【冗】《篇海》同宂。宂从儿。
【剩】《唐韻》食證切,音乘。長也。《玉篇》不啻也。《高適贈杜二拾遺詩》聽法還應難,尋經剩欲翻。
【方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府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分房切,音芳。《說文》倂船也。象兩舟省總頭形。或从水作汸。《詩·周南》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《傳》方,泭也。《釋文》小筏曰泭。《爾雅·釋水》大夫方舟。《註》倂兩船。《史記·酈食其傳》方船而下。《註》謂船也。又《易·坤卦》六二直方大。《註》地體安靜,是其方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圜者中規,方者中矩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天道曰圓,地道曰方。方者主幽,圓者主明。又《易·觀卦》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。《疏》省視萬方。《詩·大雅》監觀四方。《周禮·天官·冢宰》辨方正位。《註》別四方。《
【翦截】书序》:“芟夷烦乱,翦截浮辞,举其宏纲,撮其机要。”南朝梁陆倕《石阙铭》:“歷代规謩,前王典故,莫不芟夷翦截,允执厥中。”唐刘知几《史通·六家》:“爰逮中叶,文籍大备,必翦截今文,摸拟古法,事非改辙,理涉守株。”元刘祁《归潜志》卷八:“若夫乐章,则翦截古人语,亦无害,但要能使用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