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门沸歌钟,醉卧鸳鸯屏
朱门沸歌钟,醉卧鸳鸯屏释义
【醉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將遂切,音檇。《正韻》爲酒所酣曰醉。《書·酒誥》德將無醉。《詩·大雅》旣醉以酒。又心醉。《莊子·應帝王》列子見之而心醉。《文中子·事君篇》心醉六經。又骨醉。《唐書·武后紀》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,囚之,武氏置二人釀甕中,曰令二姬骨醉。又心和神全曰醉。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通于大和者,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,不知其所由也。又《字彙補》醉李,地名。與檇李同。《公羊傳·定十四年》於越敗吳于醉李。又《字彙補》精崔切,音嶉。《李世澤·韻圖》醉字有平去二音。 《說文》醉,卒也。卒其度量
【卧】《唐韻》吾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吾貨切《正韻》五箇切,音餓。《說文》休也。从人臣,取其伏也,人臣事君俯僂也。《長箋》因休義借寐也。《廣韻》寢也。《釋名》化也,精氣變化,不與覺時同也。《禮·樂記》魏文侯問於子夏曰:吾端冕而聽古樂,則唯恐臥。又《韻會》寢室曰臥。《後漢·宦者傳論》乃以張卿爲大謁者,出入臥內。又息也。《管子·白心篇》臥名利者寫生危。《註》息其名利之心,則無危生之累也。
【鸳鸯】1.鸟名。似野鸭,体形较小。嘴扁,颈长,趾间有蹼,善游泳,翼长,能飞。雄的羽色绚丽,头后有铜赤、紫、绿等色羽冠;嘴红色,脚黄色。雌的体稍小,羽毛苍褐色,嘴灰黑色。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边。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北部繁殖,越冬时在长江以南直到华南一带。为我国著名特产珍禽之一。旧传雌雄偶居不离,古称“匹鸟”。《诗·小雅·鸳鸯》:“鸳鸯于飞,毕之罗之。”毛传:“鸳鸯,匹鸟也。”晋崔豹《古今注·鸟兽》:“鸳鸯,水鸟,鳧类也。雌雄未尝相离,人得其一,则一思而死,故曰疋鸟。”清唐孙华《渔父词》之三:“湖上鸳鸯亦竝头,鰥鰥鱼
【屏】《正字通》俗屛字。
【朱门】贵族豪富之家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嘉遯》:“背朝华於朱门,保恬寂乎蓬户。”唐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明李攀龙《平凉》诗:“惟餘青草王孙路,不属朱门帝子家。”清吴伟业《芦州行》:“金戈铁马过江来,朱门大第谁能顾。”
【沸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味切,音芾。涫也。《詩·大雅》如沸如羹。又水名。《王子年·拾遺記》蓬萊山有沸水,飮者千歲。又井名,潭名。《水經注》曲阿季子廟前井及潭常沸,故名井曰沸井,潭曰沸潭。《謝惠連·雪賦》沸潭無涌,炎風不興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敷勿切《韻會》分勿切,音拂。灑也。又觱沸,泉出貌。《詩·小雅》觱沸檻泉。又《正韻》滂佩切,音配。波涌貌。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水蟲駭波鴻沸。又怒貌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沸乎暴怒。又與潰同。沸渭,不安貌。《王褒·洞蕭賦》若雷霆輘輷,佚豫以沸渭。《註》沸或爲潰,扶味
【歌钟】1.伴唱的编钟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:“郑人赂晋侯……歌鐘二肆。”杜预注:“肆,列也。县鐘十六为一肆。二肆,三十二枚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歌鐘者,歌必先金奏,故鐘以歌名之。《晋语》孔晁注云:‘歌鐘,鐘以节歌也。’”晋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元勋配管敬之绩,歌鐘析邦君之肆。”南朝宋鲍照《数诗》:“七盘起长袖,庭下列歌鐘。”2.歌乐声。唐李白《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》诗:“青楼夹两岸,万家喧歌鐘。”前蜀韦庄《病中闻相府夜宴》诗:“满筵红蜡照香鈿,一夜歌鐘欲沸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