浊世贪荣禄,明时善政官

浊世贪荣禄,明时善政官

诗句读音
浊世贪荣禄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zhuó shì1róng lù
明时善政官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韵脚:上平二十六桓
拼音: míngshíshàn zhèngguān

浊世贪荣禄,明时善政官释义

【浊世】1.混乱的时世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处浊世而显荣兮,非余心之所乐。”宋范成大《玉华楼夜醮》诗:“下睨浊世悲蜉蝣,桂旗偃蹇澹少休。”明孙仁孺《东郭记·媒妁之言》:“他翩翩浊世风标湛,是豪雄好驾鸞驂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<劲草>译本序》:“坚洁之操,不挠於浊世。故译称《劲草》云。”2.佛教语。指五浊恶世。《法华经·劝持品》:“世尊自当知,浊世恶比丘,不知佛方便,随宜所説法。”参见“五浊恶世”。

【贪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他含切,音。《說文》欲物也。《釋名》貪,探也。探入他分也。《詩·大雅》貪人敗類。《禮·禮運》用人之仁,去其貪。《屈原·離騷》衆皆競進以貪婪兮。《王逸註》愛財曰貪,愛食曰婪。又《集韻》他紺切,音探。義同。

【荣禄】谓功名利禄。《列子·杨朱》:“欲以説辞乱我之心,荣禄喜我之意,不亦鄙而可怜哉?”汉刘向《列女传·邹孟轲母》:“君子称身就位,不为苟得而受赏,不贪荣禄。”宋王安石《乞改三经义札子》:“幸蒙大恩,休息田里,坐窃荣禄,免於事累。”清方文《偕槁木师至沉崑铜庄》诗之三:“世态争荣禄,吾徒甘寂寥。”

【明】〔古文〕朙《廣韻》武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眉兵切,音鳴。《說文》照也。《易·繫辭》日月相推,而明生焉。《又》縣象著明,莫大乎日月。《疏》日月中時,徧照天下,無幽不燭,故云明。《史記·歷書》日月成,故明也。明者,孟也。又《易·乾卦》大明終始。《疏》大明,曉乎萬物終始。又《易·乾卦》天下文明。《疏》有文章而光明。又《書·堯典》欽明文思安安。《疏》照臨四方謂之明。又《書·舜典》黜陟幽明。《傳》升進其明者。又《書·太甲》視遠惟明。《疏》謂監察是非也。又《洪範》視曰明。《傳》必淸審。又《詩·小雅》祀事孔明。《

【时】〔古文〕旹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市之切《正韻》辰之切,音蒔。《說文》四時也。《釋名》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《書·堯典》敬授人時。《傳》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《又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《禮·孔子閒居》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《又》三月而爲一時。又《韻會》辰也,十二時也。又《廣韻》是也。《書·堯典》黎民於變時雍。《傳》時,是也。《詩·大雅》曰止曰時,築室于兹。《朱傳》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又《博雅》伺也。《論語》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

【善政】1.妥善的法则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”2.清明的政治;良好的政令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德惟善政,政在养民。”《后汉书·臧宫传》:“今国无善政,灾变不息。”《南史·垣护之传》:“木连理,上有光如烛,咸以善政所致。”明唐顺之《廷试策》:“要之,官得其人,则善政行而天下蒙其福。”范文澜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:“唐顺宗即位,下令蠲免民间对官府的各种旧欠……这些,在当时都是善政。”3.良好的政绩。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史圭》:“﹝史圭﹞为寧晋、乐寿县令,有善政,县人立碑

【官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古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沽歡切,音觀。《說文》吏事君也。《玉篇》宦也。《論語·撰考》黃帝受地形,象天文,以制官。《周禮·天官疏》上古以雲鳥紀官,六官之號見於唐虞,堯育重黎之後,羲氏和氏之子,使掌舊職天地之官。其時官名,蓋曰稷曰司徒,是天官稷也,地官司徒也。又分命仲叔,使掌四時之官,春爲秩宗,夏爲司馬,秋爲士,冬爲共工。共工,冬官也。合稷與司徒,是六官之名見也。夏之官百有二十,公卿大夫元士,具列其數,殷之官二百四十,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,故曰設官分職,以爲民極。又《增韻》職也,使也,公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