濯足瀑水源,山扉终夜开

濯足瀑水源,山扉终夜开

诗句读音
濯足瀑水源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
韵脚:上平二十二元
拼音: zhuó zúpù shuǐyuán
山扉终夜开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拼音: 1fēizhōng yèkāi

濯足瀑水源,山扉终夜开释义

【濯足】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”本谓洗去脚污。后以“濯足”比喻清除世尘,保持高洁。晋夏侯湛《东方朔画赞》:“退不终否,进亦避荣。临世濯足,希古振缨。”宋张孝祥《水调歌头·泛湘江》词:“濯足夜滩急,晞髮北风凉。”

【瀑水】谓瀑布。南朝梁简文帝《招真馆碑》:“高巖鬱起,带青云而作峯;瀑水悬流,杂天河而俱洒。”唐刘长卿《望龙山怀道士许法稜》诗:“嵐烟瀑水如向人,终日迢迢空在眼。”清闵麟嗣《空水阁》诗:“欲穷瀑水源,峡束忽无路。”

【源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愚袁切,音元。《說文》水泉本也。《禮·月令》爲民祈祀山川百源。《註》衆水始出爲百源。又水名。《水經注》沁水東與丹水合,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,俗謂之源源水。又姓。《北魏書·源賀傳》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,魏大武謂之曰:與卿同源,可爲源氏。 《韻會》本作厵,篆省作原。

【山】《廣韻》所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師閒切《正韻》師姦切,與刪音同。《說文》山宣也。宣氣散生萬物,有石而高也。《徐曰》象山峰起之形。《釋名》山,產也。產萬物者也。《易·說卦》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。《書·禹貢》奠高山大川。《爾雅·釋山》河南華,河西嶽,河東岱,河北恆,江南衡,《周禮》謂之鎮。《鄭註》鎮名山安地德者也。又《山海經》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。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。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,今隴西甘肅玉門外,其地也。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,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。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,則禹貢

【扉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甫微切《正韻》方微切,音非。《說文》戶扇也。《爾雅·釋宮》闔謂之扉。《又》以木曰扉,以葦曰扇。

【终夜】通宵;彻夜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陈毅《哭彭雪枫同志》诗:“生平供忆想,终夜不成眠。”

【开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苦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丘哀切,音侅。《說文》張也。《廣韻》解也。《韻會》啟也。《爾雅·釋言》闢也。又《五音集韻》通也。《易·乾卦疏》亨通也。會合萬物,令使開通而爲亨也。又發也。《禮·學記》故君子之敎喻也。開而勿達。《註》開謂發頭角。《疏》但爲學者,開發大義頭角而已。又釋也。《易·乾坤卦文言疏》諸卦及爻,皆從乾坤而出,故特作文言,以開釋之。《書·多方》殄戮多罪,亦克用勸,開釋無辜,亦克用勸。又《韻會》條也。又始也。《後漢·馮衍傳》開歲發春兮,百卉含英。《註》開、發,皆始也。《禮·檀弓》曩者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