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生肄业馀,群吏时享罢
诸生肄业馀,群吏时享罢释义
【诸生】1.各种生物。《管子·水地》:“地者,万物之本原,诸生之根菀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仲冬》:“阴阳争,诸生荡。”2.众有知识学问之士;众儒生。《管子·君臣上》:“是以为人君者,坐万物之原,而官诸生之职者也。”尹知章注:“谓授诸生之官而任之以职也。生,谓知学之士也。”《汉书·叔孙通传》:“夫儒者难与进取,可与守成。臣愿徵鲁诸生,与臣弟子共起朝仪。”南朝梁任昉《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》:“臣本自诸生,家承素业。”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五篇:“﹝始皇﹞又渐并兼列国,虽亦召文学,置博士,而终则焚烧《诗》、《书》,杀诸
【肄业】1.修习课业。古人书所学之文字于方版谓之业,师授生曰授业,生受之于师曰受业,习之曰肄业。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“衞宁武子来聘,公与之宴,为赋《湛露》及《彤弓》。不辞,又不答赋。使行人私焉。对曰:‘臣以为肄业及之也。’”《陈书·吴兴王胤传》:“胤性聪敏,好学,执经肄业,终日不倦,博通大义,兼善属文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九回:“考过,宗师着实称赞,取在一等第一;又把他题了优行,贡入太学肄业。”2.今称在学校学习为“肄业”。多指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。巴金《家》六:“在中学肄业的四年中间他失掉了母亲,后来父亲又娶了一个
【群】《五經文字》羣,俗作群。
【吏】《唐韻》力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良志切《正韻》力地切,音利。《說文》吏,治人者也。从一从史。《徐鍇曰》吏之治人,心主於一,故从一。《書·胤征》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。《禮·曲禮》五官之長曰伯,是職方,其于天子也,曰天子之吏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王使委于三吏。《註》三吏,三公也。又《韻會》府史之屬亦曰吏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八則,三曰廢置以馭其吏。《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》秩四百石至二百石,是爲長吏。百石以下,有斗食佐史之秩,是爲少吏。《註》師古曰:吏,理也。主理其縣內也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漢吏宗,王莽時人。又《五音集韻》神
【时享】饗”。太庙四时的祭祀。古代帝王臣民都行时享之礼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祠,春享先王;以禴,夏享先王;以尝,秋享先王;以烝,冬享先王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日祭、月祀、时享、岁贡、终王,先王之训也。”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百姓夫妇择其令辰,奉其牺牲……帅其子姓,从其时享,虔其祝宗,道其顺辞,以昭祀其先祖。”唐柳宗元《寄许京兆孟容书》:“每当春秋时饗,孑立捧奠,顾眄无后继者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本朝祧庙之制》:“时享之时,既不预九庙之数,復不压高皇帝南向之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