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郊译文
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,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。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,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。 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,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。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,宁静的大地到处是春鸠鸣啼。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,只因公务缠身行迹十分匆促。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,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。
“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,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?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!”
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,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。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,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。 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,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。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,宁静的大地到处是春鸠鸣啼。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,只因公务缠身行迹十分匆促。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,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。
①跼(jú):拘束。 ②旷清曙: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。 ③澹吾虑:澹,澄净。虑,思绪。 ④依丛适自憩:丛,树林。憩,休息。 ⑤缘涧还复去:缘,沿着。涧,山沟。还复去,徘徊往来。 ⑥霭:迷蒙貌。 ⑦乐幽心屡止,遵事迹犹遽: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,想住下来,却又几次终止,就因公事在身,形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。 ⑧终罢斯结庐,慕陶直可庶:意谓终当辞官在此筑室,平生敬慕陶潜的愿望,到这时就可以接近了。慕陶,指归隐。直,或作真,就。庶,庶几,差不多。
高卧林下正愁着春光将尽, 掀开帘幕观赏景物的光华。 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, 原是赤松子邀我访问他家。 炼丹的金炉灶刚刚生起火, 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开花。 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, 何惜醉饮返老还童的流霞。
1、梅道士:生平不详。孟浩然有《寻梅道士》、《梅道士水亭》等诗,可见梅道士当是隐居近邻。诗题或作《清明宴梅道士山房》 2、林卧:林下高卧,指隐居。搴帷:掀开帷幕。物华:风光。 3、青鸟:神话中鸟名,西王母使者。这里指梅道士。据《汉武故事》载,西王母欲见汉武帝,先有青鸟飞来,后以青鸟比喻使者。《山海经西山经》:“又西二百二十里,曰三危之山 ,三青鸟居之。” 郭璞注:“三青鸟主为 西 王母 取食者,别自栖息于此山也。”这里指梅道士派人来请诗人赴宴。 4、赤松:赤松子,传说中的仙人。这里也指梅道士。赤松子,传说中的仙人名。《列仙传》谓:“赤松子者,神农时雨师也,服水玉以教神农,能入火自烧。往往至昆仑山上,常止西王母石室中,随风雨上下。炎帝少女追之,亦得仙俱去。至高辛时复为雨师,今之雨师本是焉。”《汉书张良传》:“愿弃人间事,欲从赤松游耳。”这里指梅道士。 5、金灶:指道家炼丹的炉灶。王勃《秋日仙游观赠道士》:“雾浓金灶静,云暗玉坛空。” 6、仙桃:传说西王母曾以仙桃赠汉武帝,称此桃三千年才结实。《汉武帝内传》称西王母曾以玉盘承仙桃送汉武帝:“又命侍女更索桃果。须臾,以玉盘盛仙桃七颗,大如鸭卵,形圆青色,以呈王母。母以四颗与帝,三颗自食。桃味甘美,口有盈味。”这里借指梅道士家的桃树。 7、童颜:像儿童一样的容颜,例:鹤发~。 8、流霞:仙酒。
汉文帝在西山构筑的望仙台,今日重阳来此登临曙色大开。 三晋高耸入云山岭向北蜿蜒,淆山南北二陵风雨从东而来。 当年函谷关的令尹有谁相识?河上仙翁自此一去回归难再。 且在附近寻个象陶潜般的人,在菊丛中举杯同醉欢乐开怀!
1、三晋:战国时韩、魏、赵三家分晋,号三晋。今属山西、河南、河北地。 2、二陵:山分南北两山(二陵),相距三十五里。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北,西北接陕县。 3、关门句:老子至关,关令尹(名喜)留老子著书,乃成书五千言,关尹也随他而去。诗中的关指函谷关。 4、且欲两句:陶潜辞去彭泽令后,于九月九日无酒,至宅边菊丛中久坐,逢王弘送酒至,乃醉而后归。宰:指地方官,这里比刘明府。
夕阳徐徐落入西边山岭,千山万壑忽然昏昏暝暝。 松间明月增添夜的凉意,风中泉声听来别有情味。 打柴的樵夫们将要归尽,暮烟中的鸟儿刚刚栖定。 期望你能如约来此住宿,我独抱琴等在萝蔓路径。
①业师:法名业的僧人。师是对僧人的尊称。山房:指僧舍。丁大:丁凤,大是指其排行第一。 ②壑:山谷。倏(shū):突然。暝:昏暗。 ③烟鸟:暮烟中的归鸟。 ④之子:这个人,指丁大。宿:过夜。 ⑤萝径:藤萝悬垂的小路。
1.瑶池阿母:《穆天子传》卷三:"天子宾于西王母,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。西王母为天子谣曰:"白云在天,山陵自出。道里悠远,山川间之。将子无死,尚能复来。"天子答之曰:"予归东土,和治诸夏。万民平均,吾顾见汝。比及三年,将复而野。""《武帝内传》称王母为"玄都阿母"。 2.黄竹歌声:《穆天子传》卷五:"日中大寒,北风雨雪,有冻人。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曰:"我徂黄竹,□员閟寒"云云。" 3.八骏: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,可日行三万里。《列子》、《穆天子传》等记载不一。 此诗讽刺求仙之虚妄。首句写西王母倚窗伫望,候穆王而不至。次句借黄竹歌声暗示穆王已死。三四句则写西王母因穆王不来而心生疑问。斥神仙而以神仙(王母)的口气写出,句句对比,以见长生之虚妄,求仙之荒诞。《李义山诗集笺注》引程梦星曰:"此追叹武宗之崩也。武宗好仙,又好游猎,又宠王才人。此诗熔铸其事而出之,只用穆王一事,足概武宗三端。用思最深,措辞最巧。" 4.穆王:西周人,姓姬名满,传说他曾周游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