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,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?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!”
【穷兵黩武】意发动战争。三国魏曹丕《诏王朗等三公》:“穷兵黷武,古有成戒。”唐杨炯《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》:“圣人之德,非欲穷兵黷武。”《明史·范济传》:“毋以穷兵黷武为快,毋以犂庭扫穴为功。”戎笙《谈<蔡文姬>中曹操形象的真实性》:“曹操虽然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,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。”亦省作“穷黷”。唐元结《系谟》:“不可怙恃威武,穷黷战争。”
【三条九陌】泛指帝都的纵横大道。唐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三条九陌丽城隈,万户千门平旦开。”唐徐凝《寄白司马》诗:“三条九陌花时节,万户千车看牡丹。”元曾瑞《留鞋记》第二折:“多情月送我在三条九陌,又不曾泛桃花流下天台。”参见“三条路”。
【万户千门】1.指众多人家。唐李德裕《长安秋夜》诗:“万户千门皆寂寂,月中清露点朝衣。”宋王安石《次韵王胜之咏雪》:“万户千门车马稀,行人却返鸟林飞。”明刘基《楚妃叹》诗:“锦衾一夕梦行云,万户千门冷如水。”参见“千门万户”。2.形容屋宇深广。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莲花公主》:“转过墙屋,导至一处,叠阁重楼,万椽相接,曲折而行。觉万户千门,迥非人世。”漢
庾信的文章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,有了高超雄健的笔力,做文章时文思如潮、挥洒自如。当时( 唐朝 )的人讥笑庾信传下来的文章,以至于庾信都“害怕”他们了(主要是反话,讥讽讥笑他文章的人)。
①庾信: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人。②文章:泛言文学。③老更成: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。④凌云健笔:高超雄健的笔力。⑤意纵横:文思如潮,文笔挥洒自如。⑥嗤点:讥笑、指责。⑦前贤:指庾信。⑧畏后生:即孔子说的“后生可畏”。后生,指“嗤点”庾信的人。但这里是讽刺话,意思是如果庾信还活着,恐怕真会觉得“后生可畏”了。
【石榴裙】朱红色的裙子。亦泛指妇女的裙子。南朝齐何思澄《南苑逢美人》诗:“风捲蒲桃带,日照石榴裙。”唐武则天《如意娘》诗:“不信比来长下泪,开箱验取石榴裙。”明叶宪祖《夭桃纨扇》第一折:“丹初染,血尚湮,娇红争妬石榴裙。”清陈维崧《临江仙·赠柯翰周》词:“好将断肠句,写徧石榴裙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八八:“她,不光能盯住美国人、英国人,还能弄得德国人、意大利人、法国人、俄国人,一古脑都收在她的石榴裙下。”
【看朱成碧】的看成绿的。形容眼花不辨五色。南朝梁王僧孺《夜愁》诗:“谁知心眼乱,看朱忽成碧。”唐武则天《如意娘》诗:“看朱成碧思纷纷,憔悴支离为忆君。”宋王安石《送吴显道》诗之三:“觥船一棹百分空,看朱成碧颜始红。”亦作“看碧成朱”。宋辛弃疾《水龙吟·寄题京口范南伯知县家文官花》词:“倚阑看碧成朱,等闲褪了香袍粉。”典
【白石烂】古诗《饭牛歌》之一歌辞中语。谓山石洁白耀眼。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“宁戚饭牛车下,而桓公任之以国”裴駰集解引汉应劭曰:“齐桓公夜出迎客,而宁戚疾击其牛角而商歌曰:‘……白石烂,生不遭尧与舜禪。短布单衣适至骭,从昏饭牛薄夜半,长夜漫漫何时旦?’公召与语,説之,以为大夫。”后亦用以代称《饭牛歌》。唐李白《秋浦歌》之七:“醉上山公马,寒歌宁戚牛。空吟白石烂,泪满黑貂裘。”唐李白《南奔书怀》诗:“遥夜何漫漫!空歌白石烂。宁戚未匡齐,陈平终佐
【姑苏台】亦作“姑胥臺”。台名。在姑苏山上,相传为吴王夫差所筑。《墨子·非攻中》:“﹝夫差﹞遂筑姑苏之臺,七年不成。”孙诒让间诂:“按《国语》以筑姑苏为夫差事,与此书正合……《越絶》以姑苏为闔閭所筑,疑误。”汉袁康《越绝书·外记传吴地传》:“胥门外有九曲路,闔閭造以游姑胥之臺,以望太湖。”元萨都剌《登姑苏台》诗之二:“姑苏臺上一尊酒,落日昏鸦无限悲。”清孙枝蔚《姑苏台》诗:“姑苏臺上春可怜,姑苏臺下草芊芊。”
【两两三三】谓三两为群。南朝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,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觝。”唐张致和《渔夫歌》:“钓台渔夫褐为裘,两两三三舴艋舟。”元杨载《宿浚仪公湖亭》诗:“两两三三白鸟飞,背人斜去落渔磯。”2.形容稀疏。胡韫玉《哭唐守楩集放翁句》:“凄凉江夏秋风里,两两三三鬼火青。”汉
【青草湖】之一。亦名巴丘湖,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,和洞庭湖相连。因青草山而得名。一说湖中多青草,冬春水涸,青草弥望,故名。唐宋时湖周二百六十五里,北有沙洲与洞庭湖相隔,水涨时则与洞庭相连,诗文中多与洞庭并称。《梁书·河东王誉传》:“未几,侯景寇京邑,誉率军入援,至青草湖,臺城没,有詔班师,誉还湘镇。”唐韩偓《赠湖南李思齐处士》诗:“三春日日黄梅雨,孤客年年青草湖。”元马致远《岳阳楼》第一折:“不要説汉江,连洞庭湖、鄱阳湖、青草湖都看见了。”清吴伟业《昙阳观访文学博介石兼读苍雪师旧跡有感》诗:“呜呼!铜鼓鸣,庄蹻起,青草湖边筑营垒。”亦省称“青草”。晋郭璞《江赋》:“其旁则有云梦、雷池、彭蠡、青草。”唐杜甫《寄薛三郎中璩》诗:“青草洞庭湖,东浮沧海漘。”宋张孝祥《念奴娇·过洞庭》词:“洞庭青草,近中秋、更无一点风色。”
【翠盈盈】丛荫。杨朔《晚潮急》:“周身披满羽毛似的杂树,翠盈盈的,蒙着层怪神秘的色彩。”亦作“翠莹莹”。《诗刊》1978年第7期:“高高的白杨青松柏,翠莹莹,大路两旁端端儿栽。”
【千门万户】殿宇深广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於是作建章宫,度为千门万户。”2.形容人户众多。唐刘知几《史通·书志》:“千门万户,兆庶仰其威神。”宋晏殊《霓裳拂》词之二:“喜秋成,见千门万户乐昇平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燕京五月歌》:“石榴花发街欲焚,蟠枝屈朵皆崩云,千门万户买不尽,賸将儿女染红裙。”朱德《新农村》诗:“千门万户喜朝暉,处处村头现紫微。”
我崇敬的古人,第一个就是郑国的子产。(他开始执政的时候),用礼制治理国家,大家还不理他那一套。来到辩论的场所--乡校,众人议论纷纷。有人对子产说:“毁掉乡校议论就停止了。”子产说:“有什么可担心的呢?可以把它变成好事。哪能说是议论多了呢?也就是各抒己见嘛。对的,我们就采纳;不对的(或者可能把事情搞坏的),我们就防止;是好是坏,我们就观察一下嘛!河流不能堵塞,言论不能阻止。堵塞言路,主上蒙蔽,国家就要衰败了!” 乡校没有毁掉,而郑国得以治理好。周初兴盛,(是因为)奉养老成有德之人,听取他们的意见;(周厉王)衰败,是派人监视有意见的人的结果。成功失败的事例,可以清楚地看出来。这子产啊,执政的方式(难得)。只因为难得,才治理一个郑国。真的都用子产执政的方式,帮助天下的君王,(天下就能)政通景明,达到无限。哎!天下没有治理好,(是因为)只有君王没有贤臣啊。谁能继承子产之风?(谁又具有子产之才)?我思慕古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