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,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?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!”
六国为秦所灭,天下被统一。蜀山的树木被砍伐一空,阿房宫殿得以建成。(它)覆盖了三百多里地,几乎遮蔽了天日。(阿房宫)从骊山北边建起,折而向西,一直通到咸阳(古咸阳在骊山西北)。渭水和樊川,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。每五步一座高楼,每十步一座亭阁;长廊像绸带一样迂回曲折,(突起的)屋檐(像鸟嘴)向上撅起。这些亭台楼阁啊,各自依着不同的地势,参差错落,精巧工致。盘旋的样子,迂回曲折的样子,像蜂房那样密集,如水涡那样套连,矗立着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。长桥卧在水上,没有云怎么(出现)龙?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(像彩虹),(可是)并非雨过天晴,怎么会有虹霓产生?高高低低的楼阁,分辨不清,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。人们在台上唱歌,歌乐声响起来,好像充满暖意,如同春光那样和乐;人们在殿中舞蹈,舞袖飘拂,好像带来寒气,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。就在同一天内,同一座宫里,而气氛感觉却截然不同。
(六国的)宫女妃嫔、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,辞别了故国的楼阁宫殿,乘坐辇车来到秦国。(她们)日夜奏琴歌唱,成为秦皇的宫人。(清晨)只见(光如)明星闪亮,(原来是她们)打开了梳妆的明镜;又见乌云纷纷扰扰,(原来是她们)一早在梳理发鬓;渭水涨起一层脂膏,(是她们)泼下的脂粉水呀;轻烟缭绕,香雾弥漫,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。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,(原来是)宫车从这里驰过;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,不知它驶向何方。
(1)[六王毕]六国灭亡了。六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六国的国王,即指六国。[ 毕 ] 完结,指为秦国所灭。(2)[一]统一。(3)[蜀山兀,阿房出]四川的山光秃了,阿房宫出现了。兀,山高而上平。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。出,出现,意思是建成。蜀,四川。(4)[覆压三百余里](从渭南到咸阳)覆盖了三百多里地(里是面积单位,不是长度单位。古代五户为一邻,五邻为一里。三百余下里,约合7500户人家的面积。300里地,即150公里,现代人也无法做到,夸张过度,难以令人信服)。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,占地极广。覆压,覆盖(覆压:应当是指“层层叠叠”)。(5)[隔离天日]遮蔽了天日。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。(6)[骊山北构而西折,直走咸阳](阿房宫)从骊山北边建起,折而向西,一直通到咸阳(古咸阳在骊山西北)。走,趋向。(7)[二川溶溶]二川,指渭水和樊川。溶溶,河水缓流的样子。(8)[廊腰缦回]走廊长而曲折。廊腰,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,好像人的腰部,所以这样说。缦,萦绕。回,曲折。(9)[檐牙高啄](突起的)屋檐(像鸟嘴)向上撅起。檐牙,屋檐突起,犹如牙齿。(10)[各抱地势]各随地形。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。(11)[钩心斗角]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,精巧工致。钩心,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。斗角,指屋角互相对峙。如今指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。
【凌歊台】朝宋武帝刘裕曾于此筑离宫。遗址在安徽当涂县。凌歊,谓涤除暑气。唐许浑《凌歊台》诗:“宋祖凌歊乐未回,三千歌舞宿层臺。”宋陆游《入蜀记》二:“凌歊臺正如凤皇、雨花之类,特因山巔名之。宋高祖所营,面势虚旷,高出氛埃之表,南望青山、龙山、九井诸峯,如在几席。”
【牛渚矶】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,为牛渚山北部突出于长江中的部分,又名采石矶,是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津渡。为晋温峤燃犀、袁宏高咏以及传说唐李白捉月溺水处。宋周必大《二老堂杂志·记太平州牛渚矶》:“至采石镇渡夹登牛渚磯。俯见大江,閔然犀之取祸;傍顾荒臺,痛捉月之殞身;遥瞻西岸,思樊若水之献策。”参见“犀照牛渚”、“牛渚咏”、“捉月”。汉
【望夫山】多有,均属民间传说。其最著者有辽宁省兴城市西南的望夫山,相传为秦时孟姜女望夫之处,上有孟姜女庙。其他如安徽省当涂县西北、江西省德安县西北、山西省黎城县西北,湖北省阳新县西南等都有望夫山。参阅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江水三》、《浊漳水》,宋乐史《太平寰宇记·江南西道三·太平州》,《嘉庆一统志·太平府》、《潞安府一》。后用以抒发女子思念丈夫的真挚之情。明张景《飞丸记·誓盟牛女》:“泪逐江流和水汲,白龙江作望夫山。”
其一:八月的北疆,风高气爽,北疆的老鹰全身是洁白如锦的羽毛。单独飞行的时候就像一片巨大的雪花飘,可是它却可以明察百里以外的毫毛。其二:在寒冷的十二月份,刚刚被捕的老鹰被猎人剪掉了强劲的羽毛。一群小燕子小麻雀却在那里噪聒:落毛的老鹰不如雀!哈哈!老鹰说:你们别高兴太早,我迟早还要飞上万里云霄。
⑴鹰一岁色黄,二岁色变次赤,三岁而色始苍矣,故谓之苍鹰。八九毛者,是始获之鹰,剪其劲翮,令不能远举扬去。⑵啅,众口貌,太白借用作嘲诮意。
【并州儿】方边地的豪侠少年。并州、幽州为我国古代北方重镇,民风崇尚游侠,多勇义之士,故有此称。三国魏曹植《白马篇》:“借问谁家子,幽并游侠儿。”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人为之歌曰:‘山公时一醉,径造高阳池。日莫倒载归,茗艼无所知。復能乘骏马,倒著白接篱。举手问葛彊:何如并州儿?’……彊是其爱将,并州人也。”唐李白《少年行》之一:“经过燕太子,结託并州儿。”汉
【霍嫖姚】击匈奴名将霍去病。以其受封嫖姚校尉,故名。后亦借指守边立功的武将。北周庾信《咏画屏风》之十:“寒衣须及早,将寄霍嫖姚。”唐杜甫《陪柏中丞观宴将士》诗之二:“汉朝频选将,应拜霍嫖姚。”陈去病《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》诗:“蹈海几同陆君实,破家终愧霍嫖姚。”
【定远侯】班超的封号。班超早年家贫,为官佣书,尝投笔叹曰:“大丈夫无它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、张騫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研閒乎?”后奉使西域,立功,封定远侯。事见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。唐王昌龄《箜篌引》:“何用班超定远侯,史臣书之得已不?”后亦喻称驻守或出使西北边疆地区的使者、大臣等。唐王维《送平淡然判官》诗:“不识阳关路,新从定远侯。”唐罗隐《送秦州从事》诗:“一枝何足解人愁,抛却还随定远侯。”汉
【颖脱手】手。唐杜甫《上水遣怀》诗:“善知应触类,各藉颖脱手。古来经济才,何事独罕有!”参见“颖脱而出”。
【经济才】治国安民的才能。唐杜甫《上水遣怀》诗:“古来经济才,何事独罕有。”宋林逋《深居杂兴》诗序:“诸葛孔明、谢安石畜经济之才,虽结庐南阳,携妓东山,未尝不以平一宇内、躋致生民为意。”元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二折:“此人察风云以辨天时,望气而观地理,有经济之才,安天下之手。”《明史·庞尚鹏传》:“尚鹏权既重,自负经济才,慷慨任事。”
【红豆蔻】植物名。宋范成大《桂海虞衡志·志花·红豆蔻》:“红豆蔻花丛生……一穗数十蕊,淡红鲜妍,如桃杏花色。蕊重则下垂如葡萄,又如火齐瓔珞及剪彩鸞枝之状。此花无实,不与草豆蔻同种。每蘂心有两瓣相并,词人託兴曰比目连理云。”参阅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三·高良姜》。漢
【越王台】浙江绍兴种山,相传为春秋时越王勾践登临之处。南朝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吴既灭越,栖勾践于会稽之上,地方千里。勾践得范蠡之谋,乃示民以耕桑,延四方之士,作臺於外而馆贤士。今会稽山有越王臺。”古直《感事二律》之一:“越王臺上悲歌日,竹石敲残作楚骚。”2.在今广东广州越秀山,为汉时南越王赵佗所筑。唐韩愈《送郑尚书赴南海》诗:“货通师子国,乐奏越王臺。”清周亮工《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》诗:“作赋久荒庾信宅,怀人空上越王臺。”
【鹦鹉盏】醆”。
【越王台】浙江绍兴种山,相传为春秋时越王勾践登临之处。南朝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吴既灭越,栖勾践于会稽之上,地方千里。勾践得范蠡之谋,乃示民以耕桑,延四方之士,作臺於外而馆贤士。今会稽山有越王臺。”古直《感事二律》之一:“越王臺上悲歌日,竹石敲残作楚骚。”2.在今广东广州越秀山,为汉时南越王赵佗所筑。唐韩愈《送郑尚书赴南海》诗:“货通师子国,乐奏越王臺。”清周亮工《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》诗:“作赋久荒庾信宅,怀人空上越王臺。”
【饭颗山】相传是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山。唐孟棨《本事诗·高逸》:“白(李白)才逸气高,与陈拾遗齐名……尝言:‘兴寄深微,五言不如四言,七言又其靡也,况使束於声调俳优哉!’故戯杜曰:‘饭颗山头逢杜甫,头戴笠子日卓午。借问何来太瘦生,总为从前作诗苦。’盖讥其拘束也。”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吉老十小诗》之十:“学似斲轮扁,诗如饭颗山,室中餘一剑,无气斗牛间。”金元好问《论诗》诗之十五:“笔底银河落九天,何曾顦悴饭山前。”清唐孙华《夏月盛暑贫甚戏作》诗之二:“梧风入座散炎暉,热客长辞闔两扉。饭颗形容原自瘦,膏粱性质但能肥。”
【太瘦生】太瘦,很瘦。生,语助词。唐李白《戏赠杜甫》诗:“借问别来太瘦生,总为从前作诗苦。”宋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:“太瘦生,唐人语也,至今犹以‘生’为语助,如‘作么生’、‘何似生’之类。”
【尚书郎】官名。东汉之制,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,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,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,满一年称尚书郎,三年称侍郎。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、郎中等官,综理职务,通称为尚书郎。《乐府诗集·横吹曲辞五·木兰诗》:“可汗问所欲,‘木兰不用尚书郎,愿借明驼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’”明黎民表《紫荆关》诗:“金城谁献议,老作尚书郎。”
【煎胶续弦】再续旧情。唐杜甫《病后过王倚饮赠歌》:“麟角凤觜世莫辨,煎胶续弦奇自见。”仇兆鳌注引《十洲记》:“凤麟洲,在西海中央洲,上专多凤麟,数百合羣。仙家煑凤喙及麟角,合煎作胶,名为集弦胶,或云连金泥。此胶能属连弓弩断弦,折剑亦以胶连之。”程善之《寄洪棣臣金陵》诗:“麟角凤嘴世莫识,会看煎胶续弦时。”
【麟角凤觜】麟之角,凤之觜。比喻稀有之物。《海内十洲记·凤麟洲》:“洲上多凤麟……亦多仙家。煮凤喙及麟角,合煎作膏,名之为续弦胶,或名连金泥。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,刀剑断折之金。”唐杜甫《病后遇王倚饮赠歌》:“麟角凤觜世莫识,煎胶续弦奇自见。”程善之《寄洪棣臣金陵》诗:“麟角凤觜世莫识,会看煎胶续弦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