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祖德赠湖上诸沈注释
【鸲鹆舞】亦作“鸜鵒舞”。乐舞名。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“谢便起舞,神意甚暇。”刘孝标注引晋裴启《语林》:“谢镇西酒后,於槃案閒,为洛市肆工鴝鵒舞,甚佳。”《晋书·谢尚传》:“﹝谢尚﹞始到府通謁,导以其有胜会,谓曰:‘闻君能作鴝鵒舞,一坐倾想,寧有此理不?’尚曰:‘佳。’便著衣幘而舞。”唐杜审言《赠崔融二十韵》:“兴酣鴝鵒舞,言洽凤凰翔。”宋辛弃疾《玉楼春·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》词:“侵天且拟凤凰巢,扫地从他鸜鵒舞。”
“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,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?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!”
【鸲鹆舞】亦作“鸜鵒舞”。乐舞名。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“谢便起舞,神意甚暇。”刘孝标注引晋裴启《语林》:“谢镇西酒后,於槃案閒,为洛市肆工鴝鵒舞,甚佳。”《晋书·谢尚传》:“﹝谢尚﹞始到府通謁,导以其有胜会,谓曰:‘闻君能作鴝鵒舞,一坐倾想,寧有此理不?’尚曰:‘佳。’便著衣幘而舞。”唐杜审言《赠崔融二十韵》:“兴酣鴝鵒舞,言洽凤凰翔。”宋辛弃疾《玉楼春·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》词:“侵天且拟凤凰巢,扫地从他鸜鵒舞。”
【五陵原】皇帝陵园所在地。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的渭北高原上。《敦煌曲子词·天仙子》:“五陵原上有仙娥,携歌扇,香烂漫,留住九华云一片。”参见“五陵”。
【金闺籍】金门所悬名牒,牒上有名者准其进入。后用以指在朝为官。《文选·谢朓<始出尚书省>诗》:“既通金闺籍,復酌琼筵醴。”李善注:“金闺,即金门也。《解嘲》曰:‘歷金门,上玉堂。’应劭《汉书》注曰:‘籍者,为二尺竹牒,记其年纪、名字、物色,悬之宫门,案省相应,乃得入也。’”唐韦应物《答韩库部》诗:“名列金闺籍,心与素士同。”宋沉遘《送陈舜俞寿州从事》诗:“未引金闺籍,聊为幙府宾。”
【鸱夷子】皮。唐李白《古风》之十八:“何如鴟夷子,散髮棹扁舟。”宋周密《齐东野语·范公石湖》:“岂鴟夷子成功於此,扁舟去之。”《古今小说·李公子救蛇获称心》:“范蠡乃越国之上卿,因献西施於吴王夫差,就中取事,破了吴国。后见越王义薄,扁舟遨游五湖,自号鴟夷子。”参见“鴟夷子皮”。
【方外侣】外友。唐皎然《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》诗:“逍遥方外侣,荏苒府中情。”清朱彝尊《同郭三满井访崙公即事》诗之三:“故人方外侣,往往説支纤。”参见“方外友”。汉
【富春渚】富春江畔。泛指古富春地区。南朝梁任昉《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》诗:“朝发富春渚,蓄意忍相思。”唐郎士元《送奚贾归吴》诗:“东南富春渚,曾是谢公游。”清吴伟业《毛子晋斋中读吴匏庵手抄宋谢翱西台恸哭记》诗:“言过富春渚,登望文山哭。”
【麋鹿性】草野优游之性。宋曾巩《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》诗:“颇适麋鹿性,顿惊清兴长。”宋苏轼《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》:“我本麋鹿性,谅非伏辕姿。”汉
【随阳雁】指大雁。因其为最有代表性的候鸟,随着太阳的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而北迁南徙,故称。唐李冶《送阎伯均往江州》诗:“唯有随阳雁,年年来去飞。”2.比喻趋炎附势者。唐杜甫《同诸公登慈恩寺塔》诗:“君看随阳雁,各有稻粱谋。”汉
【东流水】1.东逝的流水。汉刘桢《赠从弟》诗之一:“汎汎东流水,磷磷水中石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潕水》:“南阳叶方城邑西……有东流水,则子路问津处。”2.比喻事物消逝,不可复返。唐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世间行乐亦如此,古来万事东流水。”唐高适《封丘作》诗:“生事应须南亩田,世情付与东流水。”
【南天竺】印度。印度古称天竺国,分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部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:“自新头河至南天竺国,迄於南海,四万里也。”唐李白《僧伽歌》:“此僧本住南天竺,为法头陀来此国。”2.灌木名。宋陆游《新寒》诗:“安石榴房初小坼,南天竺子亦微丹。”元李衎《竹谱详录》卷七:“蓝田竹,在处有之,人家喜栽花圃中。木身,上生小枝,叶叶相对,而颇类竹……世传以为子碧如玉,取蓝田种玉之义,故名。或云:此本自南天竺国来,自为南天竺,人讹为蓝田竹。”3.曲名。参阅唐崔令钦《教坊记·曲名表》。
【鸳鹭行】比喻朝官的行列。鵷和鹭止有班,立有序,故称。唐杜甫《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》诗之五:“不息豺狼鬭,空惭鸳鷺行。”唐白居易《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》诗:“寄跡鸳鷺行,归心鸥鹤羣。”亦省作“鸳行”。唐杜甫《秦州杂诗》之二十:“为报鸳行旧,鷦鷯在一枝。”唐刘禹锡《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寮之作》:“佇闻戎马息,入贺领鸳行。”宋王禹偁《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》诗:“元老留司卧雒阳,諫官通理輟鸳行。”
【莲花国】西天佛国。清金人瑞《题文彦可画陶渊明抚孤松图》诗:“先生已去莲花国,遗墨今留大德房。”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一四一:“似师必竟胜狂禪,师今迟我莲花国。”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