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注释译文

“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,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?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!”

猎犬行注释

【无奈何】无可奈何,没有办法。唐张说《李工部挽歌》之三:“是日归泉下,伤心无奈何。”《朱子全书》卷十二:“平日已是闻道,那时万一有照管不到,也无奈何。”清黄轩祖《游梁琐记·顾嘉衡》:“郡人见而恨之,以势不敌,无奈何。”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三幕:“江泰:(只好无奈何地连连出声)这又何必呢,这又何必呢?”

经鹤台注释

【衔环雀】雀。唐白居易《赎鸡》诗:“莫学衔环雀,崎嶇谩报恩。”唐苏拯《经鹤台》诗:“如何警露禽,不似衔环雀。”参见“衔环”。
【乘轩鹤】夫才能乘轩,卫懿公由于好鹤,鹤亦乘轩。事见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。唐沉佺期《移禁可刑》诗:“宠迈乘轩鹤,荣过食稻鳧。”后以喻无功受禄的人。宋王禹偁《阁下咏怀》诗:“官清自比乘轩鹤,心小还同畏网鱼。”

贾客译文

  汉文帝后元六年,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。于是,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,驻军在霸上;祝兹侯徐厉为将军,驻军在棘门;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,驻军细柳,以防备匈奴侵扰。 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。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,驱驰而入,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。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,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,手持锋利的兵器,开弓搭箭,弓拉满月,戒备森严。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,不准进入。先行的卫队说:“皇上将要驾到。”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:“将军有令:‘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,不听从天子的命令。’”过了不久,皇上驾到,也不让入军营。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:“我要进营慰劳军队。”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。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:“将军规定,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。”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,慢慢前行。到了大营前,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,双手抱拳行礼说:“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,不便跪拜,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。”皇上因此而感动,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,俯身扶着横木上,派人致意说:“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。”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。 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,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。文帝感叹地说:“啊!这才是真正的将军。先前的霸上、棘门的军营,简直就像儿戏一样,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,至于周亚夫,岂是能够侵犯他吗?”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。

贾客注释

(1)文帝: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,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。吕后死后,周勃等平定诸吕,他以代王入为皇帝。在位期间,执行“与民休息”的政策,减轻地税、赋役和刑狱,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,又削弱诸侯势力,以巩固中央政权。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,称“文景之治”。 后六年,即后元六年(公元前158年)。(2)匈奴: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。入边,侵入边境。(3)宗正:官名,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,由皇族担任。(4)军:驻军。(5)霸上:古地名,一作灞上,又名霸头,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,在今陕西西安市东。(6)祝兹侯:封号。(7)棘门:原为秦宫门,在今陕西咸阳东北。(8)河内:郡名,今河南北部地区。守,郡的行政长官。(9)细柳:古地名,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,渭河北岸。 备:防备(10)上:指汉文帝。(11)被:通“披”。指穿。(12)彀(gòu):张满弓。弩(nǔ):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,泛指弓。(13)持满:把弓弦拉足。(14)军门都尉:守卫军营的将官,职位略低于将军。(15)节:符节,皇帝给的凭证。(16)壁门:营门。车骑:汉代将军的名号。(17)按:控制。辔:马缰绳。徐:慢慢地。(18)持兵揖:手持兵器作揖。揖,双手抱拳行礼。(19)介:铁甲;胄:头盔。为:被。(20)式车: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,表示尊敬。式,车前的横木,现在写作“轼”。(21)谢:告知。

西施译文

 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,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哭,他的母亲(曾子的妻子)说:“你回去,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。”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,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,妻子制止他说:“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闹着玩儿罢了。”曾子说:“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。小孩子是不懂事的,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,并听从父母的教诲。如今你欺骗他,是教他学会欺骗。母亲欺骗儿子,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,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。”于是就杀了猪把它煮了。

白角簟译文

(一)  晏子出使到楚国。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,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。晏子不进去,说:“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,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,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。”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。(晏子)拜见楚王。楚王说:“齐国没有人可派吗?竟派您做使臣。”晏子回答说:“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,人们一起张开袖子,就能遮天;挥洒汗水,就是下雨;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,脚尖碰脚后跟,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?”楚王说:“既然这样,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?”晏子回答说:“齐国派遣使臣,各有不同的规矩,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国家,没有德没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德没有才的国王所在的国家。我晏婴是最不贤,没有德才的人,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。”(二) 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。楚王听到这个消息,对身边的大臣说:“晏婴是齐国的一个能言善辩的人,现在 他正要来,我想要羞辱他,用什么办法呢?”侍臣回答说:“在他来的时候,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。大王(就)问:‘(他)是做什么的?’(我则) 回答说:‘(他)是齐国人。’大王(接着再)问:‘(他)犯了什 么罪?’(我就)回答:‘(他)犯了偷窃罪。’"(三)  晏子来到了楚国,楚王请晏子喝酒,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,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。

白角簟注释

(一)使:出使,被派遣前往别国。后面的两个使字,一个作名词即使者,一个作动词即委派。以:因为。短:长短,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。袂:衣袖命:命令,这里是委任、派遣的意思。主:主张,这里是规矩、章程的意思。后面的主字,是指主人、国君。不肖:不贤,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。宜:应该(二)将:将要使:出使闻:听说之: 之 这个消息,代“晏子将使楚”这件事。左右:身边的人谓……曰:对……说习辞者:善于辞令(很会说话)的人。 习,熟练、善于;辞,辞令;者:......的人。方:将要吾:我欲:想辱:侮辱之:代词,代晏子何以也:用什么办法呢?何以,即以何。对:回答为:这里相当于“于”。缚:捆绑而:表顺承何:什么坐:犯罪(三)赐:赏赐,给予。酒酣: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。酣,喝得正畅快的时候。诣:到........去(指到尊长那里去)。曷:同“何”,什么。为:相当于“于”,当。固:本来。善:擅长避席:离开座位,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古代把席子铺在地上坐,所以座位叫“席”。避,离开。席,座具闻:听说之:代下面晏子说的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。生:生长则:就是。则为:就变为。为:变为。枳:一种灌木类植物,果实小而苦。也叫【枸橘】,果实酸苦。徒:只是,仅仅。其实:它们的果实。味:味道不同:不一样所以然者何: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?然,这样。所以:……原因对曰:回答道得无:莫非。

颂鲁译文

  万历(明神宗年号)年间,钱若赓做临江郡的行政长官。有个乡下人拿着鹅到集市上,寄存在客店中,去别的地方。这个乡下人回来后索要自己的鹅,店主抵赖,说:“这群鹅都是我的鹅。”乡下人不服,到衙门去告状。钱若赓命人取来店里的鹅,共计四只,各给它们一张纸,笔、砚,分在四个地方,让它们写供状。人们没有不感到惊讶的。一顿饭的时间,派人问鹅写完供状没有?差役回答说:“没有。”又过了一顿饭的时间,到堂下看看,说:“鹅已经招供了。”并指着一只鹅说:“这是乡下人的鹅。”人们感到很奇怪,钱若赓说:“乡下人的鹅吃野草,粪便的颜色是青色的;店主的鹅吃谷物粮食,粪便的颜色是黄色的"。店主于是认罪。

颂鲁注释

1)守:太守。2)持:拿着。 3)索:讨取。4)状:表达。5)食顷:一顿饭的时间。6)不:同“否”,没有。7)万历:明神宗的年号。8)临江:在今江西省境内。9)讼:诉讼,告状。10)于:向。11)公:指钱若赓(gēng)。12)索:索要。13)其:它们。14)少顷:一会儿。15)因:于是。16)盖:原来。17)莫不讶之:人们没一个不感到惊讶。18)众人怪之:人们都感到很奇怪。

岭南道中译文

 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,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,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,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,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。然而,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,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。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?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,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,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,那是天道的安排呀!  秦始皇剿灭诸侯,统一天下后,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,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。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,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,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,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。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,大肆分封兄弟、子侄为诸侯,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,可以共辅江山,不生变乱,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。汉武帝、汉宣帝之后,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,削弱他们的势力,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,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。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(哀、平)的教训,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,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,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,可他们灭亡的根由,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。  唐太宗听传言说:将有带“武”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,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。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,却怎么也没想到她。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,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,使其力量削弱,容易对付,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。

驸马宅宴罢注释

【不可胜数】不计其数。极言其多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内以党与劫弑其君,外以诸侯之权矫易其国,隐正道,持私曲,上禁君、下挠治者,不可胜数也。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学备古今,才兼文武,身无禄位,妻子饥寒者,不可胜数。”明方孝孺《与王微仲书》:“孔子之门豪俊士,不可胜数。颜子独处其上,而莫能先之。”毛泽东《<农村调查>的序言和跋》:“我们党吃所谓‘钦差大臣’的亏,是不可胜数的。”亦作“不可胜计”、“不可胜算”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且三秦王为秦将,将秦子弟数岁矣,所杀亡不可胜计。”《东观汉记·邓训传》:“太原吏民苦转运,所经三百八十九隘,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。”

岭南道中注释

(1)灭诸侯:指秦先后灭韩、魏、楚、赵、燕、齐六国。(2)封建,指自周以来的分封制。郡县:秦统一中国后,实行中央集权制,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,郡下设县,郡县长官,均由中央任免。(3)汉帝:指汉高祖刘邦。起陇亩之中,刘邦出身农民家庭。起兵反秦前,只做过乡村小吏“泗水亭长”。陇,田垄。(4)建庶孽:指汉高祖即位后大封同姓诸侯王。(5)七国:指汉高祖所分封的吴、楚、赵、胶东、胶西、济南、临淄七个同姓诸侯王。篡弑之谋:汉景帝在位时,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,以诛晁错为名,举兵叛乱。(6)王莽:西汉末年外戚,逐渐掌权后称帝,于公元九年改国号为新。祚(zuò做):皇位。(7)光武:东汉光武帝刘秀。哀、平:西汉末年的哀帝刘欣、平帝刘衎。(8)晋:指西晋。(9)唐太宗:李世民。武氏之杀其子孙:648年(贞观二十二年),民间流传《秘记》说:“唐三世之后,女主武氏代有天下。”太宗问太史令李淳风,答道:“臣仰观天象,俯察历数,其人已在陛下宫中,不过三十年,当王天下,杀唐子孙殆尽。”(10)武氏:指武则天,她十四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中为才人。高宗时立为皇后,参预朝政。中宗即位,临朝称制。次年废中宗,立睿宗。689年(载初元年)又废睿宗,自称圣神皇帝,改国号为周。她执政数十年间,屡兴大狱,冤杀许多李唐宗室和朝臣。(11)宋太祖:赵匡胤,宋朝开国皇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