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注释译文诗人有哪些,注释译文有哪些诗人?注释译文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注释译文诗人!”
【月重轮】乐府曲名。相传汉明帝为太子时,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其德,其二即《月重轮》。见晋崔豹《古今注·音乐》。三国魏文帝、晋陆机、南朝梁戴暠等皆有《月重轮行》。见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十五》。
【五色笔】颜色的笔。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耆旧·安安先生》:“先生好读书,老而弥篤,案头尝置五色笔,见载籍中有人地事蹟年月先后可疑者,必釐而点乙之。”周祖谟《<世说新语笺疏>前言》:“本书经始于一九三七年,曾分五色笔以唐宋类书和唐写本《世说》残卷校勘今本。”2.五彩妙笔。南朝梁锺嵘《诗品》卷中:“淹罢宣城郡,遂宿冶亭,梦一美丈夫,自称郭璞,谓淹曰:‘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,可以见还。’淹探怀中,得五色笔以授之。尔后为诗,不復成语,故世传江淹才尽。”《宋史·范质传》:“质生之夕,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。九岁能属文,十三治《尚书》,教授生徒。”沉昌眉《和弟》诗:“夜梦五色笔,日拥百城书。”3.喻文才。唐李商隐《县中恼饮席》诗:“若无江氏五色笔,争奈河阳一县花。”宋叶适《题潘彦庶群书辨正》:“潘彦庶少有五色笔,本州亟荐送。”
清明节的时候,人不能够回家扫墓,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,心里已经不是滋味;况且,天也不作美,阴沉着脸,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,眼前迷蒙蒙的,春衫湿漉漉的。诗人啊,简直要断魂了!找个酒家避避雨,暖暖身,消消心头的愁苦吧,可酒店在哪儿呢? 诗人想着,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。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――哦,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,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,正在招揽行人呢!
①清明: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,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。②欲断魂:形容伤感极深,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。③借问:请问。
【滕王阁】祖子元婴为洪州刺史时所建。后元婴封滕王,故名。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。其后阎伯屿为洪州牧,宴群僚于阁上,王勃省父过此,即席作《滕王阁序》。阁历经修建,后焚毁。亦省作“滕阁”。唐杜牧《怀锺陵旧游》诗:“滕阁仲春綺席开,柘枝蛮鼓殷晴雷。”唐罗隐《锺陵见杨秀才》诗:“孺亭滕阁少踟蹰,三度南游一事无。”典
张衡,字平子,是南阳郡西鄂县人。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,曾到“三辅”一带游学,趁机进了洛阳,在太学学习,于是通晓五经,贯通六艺,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,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。(他)平时举止从容,态度平静,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。永元年间,他被推举为孝廉,却不应荐,屡次被公府征召,都没有就任。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,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,没有不过度奢侈的。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《两都赋》写了《二京赋》,用它来(向朝廷)讽喻规劝。(这篇赋,他)精心构思润色,用了十年才完成。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,屡次征召他,他也不去应召。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,尤其在天文、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。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,命公车特地征召他,任命他为郎中。两次迁升为太史令。于是,张衡就精心研究、考核阴阳之学(包括天文、气象、历法诸种学问),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,制作浑天仪,著成《灵宪》《算罔论》等书籍,论述极其详尽。 (汉)顺帝初年,(张衡)又两次转任,又做了太史令之职。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,他所担任的官职,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。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,过了五年,又回到这里。 顺帝阳嘉元年,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。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,直径有8尺,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,中央凸起,样子像个大酒樽。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、龟、鸟、兽的图案装饰。
1、节选自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(中华书局1965版)。范晔(398-445),字蔚宗,南朝宋顺阳(在今河南淅川东)人,历史学家。2、南洋西鄂:南阳郡的西鄂县,在今河南南阳。3、属(zhǔ)文:写文章。属,连缀。4、游于三辅:在三辅一带游学。游,游历,游学,指考察、学习。5、京师:指东汉首都洛阳(今河南省洛阳市)。6、太学: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,西汉武帝开始设立。7、遂:于是。8、通:通晓,全面透彻地理解。9、贯:贯通,与“通,为近义词。10、五经:汉武帝时将《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定名为“五经”。11、六艺:指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六种学问和技艺。12、高于世:比世上的人高明。于:比。13、骄尚之情:骄傲自大的情绪。尚:矜夸自大。14、从容:从容稳重,不急躁。淡静:恬淡宁静,不追慕名利。15、永元中,举孝廉不行:永元: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(公元89年-105年)。16、连辟公府不就:连,屡次。辟,(被)召请(去做官)。公府,三公的官署。东汉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公。不就:不去就职。以上几句的主语“衡”,承前省略。17、时天下承平日久:时,当时。承平,太平,指国家持续地太平安定。日久,时间长。18、王侯:封王封侯的大官贵族。19、莫:无指代词,表示“没有谁”的意思。20、逾侈:过度奢侈。21、乃:于是,就。22、拟:模仿。
【五羊城】的别名。相传古代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此,故称。见《太平寰宇记·岭南道一·广州》引《续南越志》。唐黄滔《寄南海黄尚书》诗:“五羊城下驻行车,此事如今八载餘。”宋钱易《南部新书》庚“吴脩为广州刺史,未至州,有五仙人骑五色羊,负五穀而来。今州厅梁上,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,故广南谓之五羊城。”清赵天锡《三元里》诗:“五羊城北三元里,杀贼更番胆愈豪。”亦省作“五羊”。唐郑熊《番禺杂记》:“广州昔有五仙骑羊而至,遂名五羊。”白炎《游仙》诗之四:“猎猎天风下五羊,罗浮归路月昏黄。”一说战国时此地属楚,南海人高固任楚相,有五羊衔穀穗聚其庭,以为祥瑞,因以为地名。参阅晋顾微《广州记》。汉
【一封书】1.一封信。《史记·越世家》:“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,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。”唐于武陵《客中》诗:“一封书未返,千树叶皆飞。”2.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。《明史·刑法志二》:“酷吏輒用挺棍、夹棍、脑箍、烙铁及一封书、鼠弹筝……或鞭脊背、两踝致伤以上者,俱奏请,罪至充军。”3.南词曲牌名。一名《秋江送别》。
【阖闾城】“闔庐城”。苏州的别称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“吴太伯”唐张守节正义:“吴,国号也。太伯居梅里,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……至二十一代孙光,使子胥筑闔閭城都之,今苏州也。”唐李嘉祐《赠别严士元》诗:“春风倚棹闔閭城,水国春寒阴復晴。”明唐寅《春日城西》诗:“衣试新裁袜试穿,闔閭城外暮春天。”清钱谦益《夜泊浒墅关却寄董太仆崇相》诗之二:“闔庐城下雨萧萧,有客方舟共策辽。”汉
【不可同年而语】【可同日而语”。汉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宋苏轼《朝辞赴定州论事状》:“虽迟速安危小异,然比之常静无心终始不悔如孝文帝者,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清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》:“故摘果於未熟,视已熟不可同年而语。”【
【比权量力】、较量权势和力量的大小。汉贾谊《过秦论上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诚使乡曲之侠,予季次、原宪比权量力,效功於当世,不同日而论矣。”清王韬《变法中》:“设我中国至此时而不一变,安能埒于欧洲诸大国,而与之比权量力也哉!”汉
【度长絜大】谓比量长短大小。汉贾谊《过秦论上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唐刘知几《史通·称谓》:“当汉氏云亡,天下鼎峙。论王道则曹逆而刘顺,语国祚则魏促而吴长。但以地处函夏,人传正朔,度长絜短,魏实居多。”
【芙蓉幕】大吏之幕府。唐王建《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》诗:“故人多在芙蓉幕,应笑孜孜道未光。”唐赵嘏《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》:“一从开署芙蓉幕,曾向风前记得无?”宋王禹偁《酬安秘丞见赠长歌》:“玉皇殿前受恩渥,一时命入芙蓉幕。”亦称“芙蓉府”。唐刘禹锡《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》:“归路芙蓉府,离堂瑇瑁筵。”参见“莲幕”。
【延平津】名。晋时属延平县(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),故称。据《晋书·张华传》载,丰城令雷焕得龙泉、太阿两剑,以其一与张华。后华被诛,剑即失其所在。雷焕死,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,剑忽跃出堕水。使人入水取之,但见两龙蟠萦,波浪惊沸。剑亦从此亡去。唐黄滔《浙幕李端公泛建溪》诗:“更爱延平津上过,一双神剑是龙鳞。”金元好问《换得云台帖喜而赋诗》:“世间曾有华陀帖,神物已化延平津。”参见“延津”。
【涧底松】底部的松树。多喻德才高而官位卑的人。晋左思《咏史》诗之二:“鬱鬱涧底松,离离山上苗,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世胄躡高位,英俊沉下僚。地势使之然,由来非一朝。”宋苏辙《徐孺亭》诗:“徐君鬱鬱涧底松,陈君落落堂上栋。”亦省作“涧松”。唐陈陶《寄兵部任畹郎中》诗:“崑玉已成廊庙器,涧松犹是薜萝身。”宋陆游《涧松》诗:“涧松鬱鬱何劳叹,却是人间奈废兴。”典